吳梓瓊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德育管理已經成為了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初中生在初中時期,步入了青春期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互換,體驗不同的角色,加深對自身的認知,并體諒他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本文通過討論如何將角色互換運用到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當中,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角色互換;德育管理;學生;心理健康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邁入了最關鍵的時期——青春期。該階段的學生有兩個最大的特點是自我與個性,該階段的學生,經常以為自己“與眾不同”,急于展示自己,并且在展示自己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傷害他人的傾向。在初中階段,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管理任務,不僅要對學生的行為規范、道德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還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初中班主任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角色互換,從他人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從而對事情、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學生在角色互換時,可以感受到他人的不容易,從而規范自己的言行,不再輕易傷害他人。因此,初中班主任通過開展角色互換,實現對學生的角色互換,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措施。
一、通過師生間互換角色,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許多的學生在學校時,會對班主任與教師的工作不理解,因此產生不滿。學生認為教師對他們的自由進行了限制,因此,學生會在學校時,將自己的不滿表現出來,會做出比如擾亂課堂、課上交頭接耳、課上睡覺,不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等擾亂教師工作的行為。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可以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角色互換,讓學生對教師的工作有所了解,并對教師的工作有清晰的認知,從而讓學生對教師的工作有所體會,感受教師的艱辛以后,積極配合教師日后的教學任務。學生通過“體驗教師”活動,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有效的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
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備課與上課的辛苦。初中班主任可以在每次班會時,設置一個班會主題,并隨機挑選一名同學做為主持人,讓學生通過班會主題,設計相應的班會活動,并自己主持活動。整過過程下來,學生不僅對教師備課授課的過程有了深刻的感受,也會理解教師在上課時,學生在下面開小差、擾亂秩序的心理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體會教師的辛苦,在日后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布置的教學活動積極地配合,達到師生和諧的局面。
二、通過同學之間的角色互換,構建融洽的學生關系
初中階段的學生特點主要是,盲目追求個性與自我,不同追求的同學會產生不同的矛盾。因此,不少學生之間可能會互相看不順眼,比如相對調皮的學生與班干部之間,由于班干部在行使權力時,不少學生會覺得班干部在行使自己的職責時小題大做,認為班干部是教師安插在班級的“眼線”。因此,部分學生對班干部會有種看不慣的心態,甚至做出干擾班干部布置任務的行為。針對此情況,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之間通過“角色互換”,讓全部學生輪流當班長,行使班長職責,讓每個學生可以明白了解班干部的工作內容。讓學生知道,班干部并沒有得到任何優待,班干部也有不容易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明白,班干部也只是普通學生,但是還要承擔其他的班級管理工作。學生在與班干部之間進行角色互換之后,不僅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并構建融洽的學生關系,讓同學們相處的更加和諧。
三、通過親子之間的角色互換,讓親子之間的關系更緊密
在步入初中生涯后,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開始漸漸的生疏,學生開始不斷的追尋自我,發展自身的個性。學生覺得家長對自己不了解,甚至與家長處于對立關系。家長在這個階段,通常不知道如何對學生盡心教育,怎樣與學生保持親密關系,讓原本親密的家庭關系變得生疏。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初中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與家庭之間的情況,和家長一起,做好德育工作的管理工作。初中班主任可以通過觀察學生與家庭的關系,與家長一起策劃方案,進行“親子角色互換”的游戲活動。家長可以選擇一個周末,與學生進行身份互換,在身份互換期間,家長不能對學生進行嘮叨和批評,學生要將家里的大小事全部處理。在這期間,家長不能插手學生的事情,學生餓了要自己動手做飯,房間亂了自己收拾。通過身份互換,讓學生明白家長的不容易,感受父母的艱辛,并對自己平時生活中的行為進行反思,找到自身的問題,清晰地認知自身的錯誤并改正。通過與家長的身份互換,帶給家長與學生的不同的生活體驗,拉近學生與家長的親密感,加深親子情。
四、通過社會角色的扮演,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現在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與環境會好很多,多數家庭結構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的2+2+2家庭模式,四個老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難免會將孩子慣得“驕縱蠻橫”,并以自我為中心。學生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隨著孩子的長大,學生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只能接受他人一味地付出,導致學生責任意識薄弱。對此,初中班主任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實踐前,初中班主任需要與社區進行溝通,讓學生對不同行業的工作人員進行扮演。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清潔工、指揮交通志愿者、敬老院志愿者等等。通過這樣難忘的實踐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工種的工作人員的辛苦。通過這種體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體諒他人的付出,還可以讓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行強化。初中班主任要對學生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承擔新時代少年需要承擔的責任。
結束語
綜上,在初中階段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體驗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讓學生對不同的社會角色有更深刻的認知。初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師生角色互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通過學生之間身份互換,讓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通過親子身份互換,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親密;通過社會角色扮演,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各種角色互換體驗后,讓學生可以對他人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從他人視角出發,改變自己的想法,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
參考文獻
[1]王延光.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微探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科普童話,2020(15):166.
[2]吳銀勤.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淺談班主任德育管理[J].吉林教育,2021(09):49-50.
[3]龔志文.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淺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197-198.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中學 ?廣東 ?湛江 ?52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