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立通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不斷科學化和先進化。動手能力作為至關重要的一種數學學習能力,其在數學這一科目的學習和進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研究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策略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能給學生奠定極為重要的基礎,對學生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舉足輕重。而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科學地將多動手、多動腦思想貫徹進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如何更加科學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值得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創建相關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動手興趣
生活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思考和理解,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運用相應的道具進行動手實際操作,促進學習效率提高,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具備一定特色性和科學性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式,更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明確。創建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傳統教學方法所不存在的思考方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大有裨益。網絡多媒體教學的開展和普及,更有利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結合數學問題進行生活情境的創建,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直觀形象、簡單易懂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手的興趣。同時,引入生活情境,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數學學習結合生活情境進行的良好習慣,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數學問題就是生活問題,面對生活中熟悉的數學問題,更容易激起學生動手的興趣,以更大的精力與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從而突破知識的重、難點,既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也領略到學習的奧妙。
二、鼓勵學生通過畫圖解題,增強動手意識
小學教師在進行習題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利用圖像和形狀進行推理演示,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增強動手意識。通過鼓勵學生利用圖像法繪制相關圖像,更能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在自己能夠動手的前提下,把數學題目中復雜的數量關系通過圖像這一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幫助解題更加順暢。同時,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教師也應該不斷鼓勵學生以動手繪制圖像的方式幫助思考和解題,教導學生更好地建立圖像,利用圖像所呈現的有效解題信息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如在小學四年級人教版教材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小賣部要做一個長2.2m,寬40cm,高80cm的玻璃柜臺。現在要在玻璃柜臺上的各邊都安裝上角鐵,至少需要多少米的角鐵?”在這類題目中,鼓勵學生動手進行相關圖形的繪制對高效率的解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不成熟,面對這類問題時很可能不知道從何下手,更找不到準確的解題思路。因此,教師在對這類習題進行講解時,需要鼓勵學生多動手,繪制圖形,結合圖形進行思考能使這類題的解題思路顯得一目了然、清晰易懂。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指導學生動手進行長方形的繪制,并將題目中的所有有效信息表示在圖形上,通過圖形的呈現幫助學生看清楚所需要計算的各長寬高的總和,最終算出所需要的總角鐵量。在動手繪制圖形的幫助下,學生不僅能夠快速理解題意,使解題更加高效,更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享受到解題所帶來的快樂,不自覺地就進入了思考和探究的深度學習中,也更容易明白畫圖解題在數學學習中的意義及其重要性,養成數學學習時解題與畫圖相結合進行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意識。
三、組建數學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毋庸置疑,小學數學學習小組的搭建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動手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增強大有裨益。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不強的同時擁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有了小組的監督、合作和共同進步必然能夠激發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和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小組的建立與開展更給予學生足夠的進行動手操作的空間和時間,便于學生個性的發展,進行實踐操作和思考表達能拓展自身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幫助學生養成實踐動手操作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大大增強和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需組建學習小組,不斷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在互相的交流中,共同推進動手能力不斷提高,促進數學科目上動手實踐能力的共同進步與提升。教師需按照對學生的了解進行合理分組,實現以先進帶動后進,將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安插在缺乏動手能力但具備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的學生小組當中,促進各小組間學習能力的均衡化,實現教學目標的整體提升與進步,實現小組動手實踐能力的共同優化升級,達到整體間的最大效益。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組的組建和分配后,需要對不同的興趣小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每個同學和每個學習小組都具備其特殊性和普遍性,數學教師需把握這種普遍性進行集體的指導和教學,更要充分利用特殊性進行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幫助小組進行提高和進步。同時,小組間共同進行實踐操作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更能有效促進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提高,能力提高的同時增強集體凝聚力,培養了小組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進行實踐動手操作的能力不容忽視,而熟練運用實踐操作思想進行教學和解題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效率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上,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為學生的下一階段乃至終身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小波.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J].新課程,2020(20):199.
[2] 鞠桂蘭.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