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產業也在逐漸擴大,對于汽修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也由此顯現。中職汽修專業是培養汽修專業性人才的重要途徑。汽修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與日俱進,如何通過專業教學減輕信息的滯后性,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成為了專業教學中教師極為關注的話題。本文就這一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探析。
關鍵詞:中職學校;汽修專業教學;維修技術發展
引言:
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對社會人才需求的一種滿足。而現代高科技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為有效提升汽車的性能,對新技術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這也就要求中職學校的教學必須要更加貼近社會,與時代發展有良好的適應性,能夠培養同學們較好的發展意識,使其學會終身學習做到與時俱進。
一、優化教學模式,適應社會發展
為有效培養可以適應市場變化的專業型人才,教師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變固有的教育理念,將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視為教育的第一需求,提升學生的靈活性與適應性,促進其思想的發展與提升,使其擁有良好的發展意識。教師在進行課程的設置時,應注意多多開展實踐性的技術課程教學,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幫助其學會操作,讓他們在實踐中對教學內容有所領悟。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在日常的教學時為同學們滲透現代的汽車行業發展狀況,讓他們了解到現代汽車技術等,及時為他們拓展汽修相關知識,緊扣實事來進行教學的安排與講解。讓同學們的目光不再拘泥于課本這一方小小的天地,養成良好的發展觀以及大局觀,為自身的發展制定長遠的規劃,進而不斷向前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教學的實用性更強,更有利于同學們的終身學習以及就業發展[1]。
二、轉變教學思想,培養創新意識
對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重點。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想要有效促進汽修行業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變化,擁有良好的創新意識是必要條件。在進行日常的教學工作時,教師應注意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讓同學們感受社會的進步,在潛移默化培養其創新意識。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實操訓練、模擬訓練等多種學習方式,將課堂知識與操作方式融為一體,充分發揮自身所學,學會運用與融合,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在進行教學時,還要注意對新技術的引進,為他們展示新興的汽修技術,讓他們與時代的發展有較好的接觸空間。此外,教師應注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以及其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在學習新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發表自身的觀點理論,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想法,促使其思維的成長與發散,從而使整體素養與能力得到發展與提升。
三、加強校企合作,建設實習基地
實踐是檢驗學習的重要標準。中職學校能夠給予學生充實的理論基礎,但對于實踐的教育也不能有所忽視。故而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校方應注意多多與汽修企業進行聯合與交流。這樣的做法不僅能使學校更加快速掌握到行業發展的動態,同時也可以根據雙方的需求進行合作實習活動的洽談,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實習條件,使其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能隨時進入汽修企業進行實踐,幫助其對自身的能力進行檢驗與鍛煉,進而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發展與提升。學校在進行教學的準備時,在校內也應建設實驗場地、專業教室等,為學生的技術發展提供基礎保障,讓他們能夠隨時隨地對自身的操作能力進行鍛煉與檢驗。此外,通過與企業的友好合作,學校還可以適時邀請企業專業人員為同學們進行拓展教育,為其講授企業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案,拓展同學們的學習視野,使其更好的了解到行業現狀以及發展現狀,促進其能力的提升。
四、科學管理教學,建設人才團隊
在進行教學時,為有效明確教學責任制度,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在管理方面也應采用科學化的管理方式,使汽修教學的制度更加完善,教學更加規范而有序。在進行教學時,學校應注意對教學環節進行整體上的把控,要符合“信息化、無紙化”的汽修教學制度,將教學設備以及材料準備進行規劃整體。在教學時,教師也要注意課程教學的效率,對教育流程進行優化發展,保障各個教學活動都能夠順利落實并進行。此外,學校還應注意對教職人員的引進工作,讓教學工作更加專業化,在進行各科目的教學時都有專業性的人才進行引導教育,使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有規劃性、有針對性,從而使同學們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為其學習提供堅實的保障[2]。
五、注意教師培養,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主要引導者,其專業能力是否足夠也影響著同學們的學習上限。故而學校不僅要關注到教師的授課情況,同時也應注意對教師整體能力的培養,注意對教師進行專業性的培訓與管理,使其教學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與提升。學??梢园才沤處煹狡奁髽I中進行新技術的學習,觀摩不同企業的管理培訓活動,參加各種綜合性的培訓活動,進而使其自身的專業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以及現代汽車行業技術的不斷拓展,教學也越來越復雜多樣。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引導者,其能力關系著同學們的發展與成長。只有當教師的個人水平得到提升時,他們的新思想以及新理念才能有效滲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才能進行有效的輸出,讓同學們通過他們的教育視角來接觸到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展望到汽修行業的前景與未來,從而使其真正感受到時代的進步,喚醒他們的發展與創新意識,為社會輸送新型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適應維修技術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為社會引進新型的人才,滿足行業的需要,在中職的教學中,學校必須要對課堂的教學工作進行合理有效的優化,讓同學們更好的適應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通過對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校企合作的強化、采用科學化的教學管理體系以及對教師團隊的提升,使中職院校的汽修管理行業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使同學們的創新發展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培養,更加有利于同學們整體能力的培養,對其未來的就業與學習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陳靜.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20.
[2]黃必祥.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19.
[3]包凌烽.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技能提升策略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9.
作者簡介:盧義,1986.8.6,男,壯族,廣西省南寧市江南區人,研究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