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華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與學生學習現狀,其次結合教學實踐和研究,探索在復習課中運用“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以及在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中的作用,最后以《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為例檢驗“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并提出實施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復習課;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核心素養
【基金項目】本文系蘭州市“十三五”2019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中數學‘一題一課教學模式在復習課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LZ[2019]GH1229)
一、數學復習課教學與學生學習現狀
眾所周知,各種版本的教材關于章末復習部分一般包括一個本章知識結構圖,幾個知識點的回顧與思考,以及復習參考題.復習課怎么上?似乎沒有固定的模式,很多教師習慣于知識梳理、例題講解、鞏固訓練式這樣的流程.由于要兼顧全課復習的容量與例題、練習題的覆蓋面,所以教師在復習課的教學中常常出現知識點多、題量偏大、各個小題之間關聯度不強等現象.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講為主,力求把本節或本章的知識點和題型全部覆蓋到位,講解速度快,很多知識點一帶而過,甚至壓縮學生的練習時間,為了復習而復習.雖然教師回顧了很多知識點,也讓學生練習了各種題型,自認為復習得“很扎實”,但教師倒出來的“水”,學生并沒有全部接住,教師講的多,學生吸收的少,學生能聽懂,但是不會遷移應用,這樣的復習課是低效的.
學生在復習課中習慣于被動接受,先是跟著教師走馬觀花式地把知識點過一遍,然后聽教師講解例題并做一些相應的練習題,一節課下來,學生雖然也回顧了很多知識點,聽懂了教師講的例題,但在課后做題時不會應用遷移.學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習效果不明顯.
二、“一題一課”教學模式初探
為提高數學復習課的課堂效率,轉變復習課中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讓教師“變講為導”,讓學生“變聽為學”,本人嘗試在數學復習課中運用“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實踐和研究,探索 “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實施策略.
1.“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題一課”就是教師通過對一道題或一個學習材料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內在的學習線索與數學本質,科學、合理、有序地組織學生展開數學探究活動,以期達成多維目標的過程.“一題一課”的研究素材往往是一道經典的高考題或來源于教材的好題目.
“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一道思維含量豐富的試題由淺入深地開展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對一道題多角度的思考,探索規律和方法,并進行變式應用,讓學生達到“做一題,通一類,會一片”的學習效果.教學過程重在讓學生掌握思想方法,并通過一題多變讓學生學會應用遷移,有效地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解題技能.
2.“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有以下六個環節:
研讀試題:教師首先向學生呈現一道思維含量豐富的試題,讓學生研讀,分析該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未知量或要證明的結論,并挖掘該題涉及的知識點和隱含信息.
引出課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析引出該題中的核心知識點,并把它作為本節課的課題.
知識回顧:教師引出課題后,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歸納,豐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教師補充并強調學生該注意的地方,為其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一題多解:師生回過頭來再研讀剛開始給出的試題,分析解題思路,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嘗試多種解題方法,本環節由學生完成,教師補充并與學生一起總結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一題多變:教師以剛開始給出的試題為“母題”由淺入深地展開變式,并把變式作為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
歸納總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題型及思想方法,讓學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獲與感悟.
在運用“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時,提倡教師先說題,再自擬題目進行上課,追求既講得少又講得好.“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既推進了教師對命題的研究,又促進了復習課課堂教學的改革,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考情,摒棄以前大容量試題講解的低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讓學生先進行分析和思考,點燃學生的思維之火,在課堂上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與交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一題一課”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中的作用
“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繼承與發揚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兩大優勢,即變式教學與開放題教學.“一題一課”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對問題本質的探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從一道題開始由淺入深地展開變式,有利于學生挖掘問題的本質,逐步理解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運用思維導圖能提升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有利于學生對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把各知識點關聯起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全方位地分析該課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并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3.一題多解,多解歸一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是在一道題的基礎上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對于同一道題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嘗試提問,自主編題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一題一課”教學模式的“一題多解”環節,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或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向教師提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由教師點評或解答.在“一題多變”環節,學生可以圍繞“母題”自主編題并解答,學生嘗試提問和自主編題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一題一課”教學模式實施案例——《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高考復習課
1.研讀試題
例 若sin α=-5[]13,且α為第四象限角,求tan α的值.
這道題來源于人教版A版必修一道例題的改編,教師讓學生研讀該題,分析該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未知量,并挖掘該題涉及的知識點,學生研讀后回答自己的分析結果.
2.引出課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析引出該題中的核心知識點——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并把它作為本節課的課題.
3.知識回顧
教師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總結,教師補充并強調該注意的地方.
4.一題多解
學生回過頭來再研讀剛開始給出的試題,分析解題思路,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嘗試多種解題方法,本環節由學生完成,教師補充并與學生一起總結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6.歸納總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題型及思想方法,并讓學生分享經過本節課的學生有什么收獲和感悟.
五、“一題一課”教學模式實施建議
實踐表明,“一題一課”教學模式不僅轉變了復習課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而且能夠穩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總體上看來,“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是成功的,但是還有很多問題要進一步探索.教師在復習課中運用“一題一課”教學模式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在選擇“母題”時要體現其導向功能
教師在選擇“母題”時應格外注意,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要充分發揮“母題”的導向功能,讓學生能夠通過“母題”抓住本節課的重點.
2.重視思維導圖的運用
在知識回顧環節,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在學生總結后,教師再補充完善,讓學生充分應用思維導圖建構知識體系.
3.教師要“變講為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以講為主,要“變講為導”,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分析、討論,教師引導、點評,讓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在“一題多變”環節,可以是教師編題,也可以讓學生編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一題多變”要有層次性
“一題多變”要由淺入深地展開,變式要由易到難,不能有太大的跳躍性,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問題的設計也要逐層遞進,要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節奏,整個課堂題量要適中,各變式之間關聯度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