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教師在教學上也要做出相應的轉變,重視對學生自學、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如果想要達到該教學目標,教師就應當有效運用問題驅動模式,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問題引導下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基于此,文章針對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進行探究,首先探討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性,然后簡單介紹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相關內容,最后分析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問題驅動;教學模式;高中數學
一、 引言
所謂問題驅動是利用問題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問題尋找解決方案而展開學習的方式。問題驅動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不僅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打破傳統模式所存在的束縛,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對問題進行設計,確保所設計的問題是科學合理的,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在學生接受范圍之內。學生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習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各個方面能力都能夠得以提升,從而具有更強的數學綜合素養。
二、 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當展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時,如果想要將問題驅動模式使用在實際教學中,在重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還應當在問題的提出上給予關注。對教師來說,應當先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認真剖析知識點,再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然后設置懸念,明確學生在學習上的目標。學生在學習時,需要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與分析,通過思考梳理思路,了解問題和知識兩者間存在的關系。學生如果想要有效解決問題,便需要扎實掌握數學知識,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梳理與總結知識,如此才能夠得到最終的答案。從上述內容中能夠了解到,由于問題的驅動創新了教學模式,還能夠培養學生在邏輯思維、思考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師要格外重視問題的設計與提出,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不斷進行思考和探索,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
三、 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概述
(一)模式內涵
該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對學生自學、知識探索等方面能力和素養進行培養。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教師應當根據課堂教學中的內容以及學生具體情況對數學問題進行設計,以此來激發出學生在數學上學習積極性。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根據數學問題而積極進行思考,同時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討論與合作,如此才能夠有效解決數學問題。根據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情況來看,能夠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著重凸顯出來,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問題進行設計,之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根據該問題積極進行探索學習。在高中教學中采取問題驅動教學模式,能夠明顯激發出學生在學習上的熱情,提升自身的數學意識,促使其數學綜合素養都得到明顯提升。
(二)理論基礎
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出現依賴以下理論基礎:1. 科學理論基礎。高中數學本身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而且還覆蓋在很多領域之中,如果想要有效提升學生自身在數學上的學習水平,教師就需要構建一個高效學習網絡。在此過程中,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使用應當基于科學理論,將所有數學知識構建完善的框架,問題作為重要途徑,讓師生間能夠實現有效互動,同時還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對數學教學目標進行安排;2. 心理理論基礎。該模式的運用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能力,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關注學生在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了解學生在知識上的掌握情況,以便將“教”和“學”兩者進行有效結合,最大限度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實現知識建構;3. 教育理論基礎。在教學改革下,為了能夠滿足學生在此方面的要求,應當對學生自身各個方面情況都有一定了解,如思維管理等,并基于教育理論促使學生能夠得以良好發展。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運用便是以教育理論為基礎,使得學生能夠在問題分析以及解決中問題培養自身的探究能力,從而提升其自身綜合素養。
四、 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應用分析
(一)借助數學故事創設問題
在數學歷史中,發生了很多趣事和故事,當進行教學時利用數學故事對問題進行創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發出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樂趣,在對知識進行探索時也能夠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以及欲望,讓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與探究,有效提升教學的效果與質量。例如,當對函數相關知識和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借助這樣的故事:威尼斯廣場上有一個教堂,在教堂前面有一塊平地,當游玩的人們來此都可以加入游戲中,需要將眼睛閉起來,從廣場的一頭一直走到平地中,通常行走的人都是走的弧線而非直線。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學生在此故事的引導下,激發了在本節課中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解釋該現象時可以說道,人們所邁出的步伐都是不同的,同時將函數的概念引入其中,讓學生將步子差異與弧長關系進行分析。利用此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對函數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函數關系從本質上來看是在特殊條件下所產生的隱射關系,這對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內容而言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二)結合實際生活創設問題
每一個學科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其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緊密聯系,所以教師在對教學問題進行設計時應當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與分析問題,促使學生能夠了解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從而大大提升學生自身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例如,當對二次函數進行講解時,教師根據現實生活為廣大學生創設出相應的問題:從事共享充電寶的企業,一共擁有10萬個,當充電寶租金為 0.5 元/天時,出租率為60%;當租金為 0.8 元/天時,出租率為40%,維護費用為5元/月。如果企業想要實現利潤最大值,應當將租金定為多少元。在該問題情境中,充電寶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學生基本上都接觸過,使得其對于題目所表達的含義有一個充分的理解。之后,教師便可以將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完成二次函數的學習,并對函數模型進行創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