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國陽
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大問題導學在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在大問題導學的教學課堂,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地位發生了改變,學習氛圍更加活躍;通過大問題的設置,教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因此,在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積極推動大問題導學的使用。
關鍵詞:大問題導學;初中數學;課堂建構
一、 引言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核心,教師的教學是按照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步驟進行的。大問題導學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以及自身的特點,通過設計一定的課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師的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是重點內容。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既包括計算能力等數學基礎能力,同時也包括學生獨立思考的良性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師的教學中,以大問題導學為基礎來進行教學課堂的建設,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大問題導學課堂的特點
(一)教師與學生的地位發生了轉變
在以大問題導學為基礎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學習,其在課堂上處于輔導者的地位;學生的地位則更加突出,其在大問題導學課堂上是居于主體的地位。
(二)數學知識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大問題導學是通過設置一定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的,因此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需要將相關的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層層遞進。數學課堂的結構安排也相對較為明確。
(三)數學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
在大問題導學的教學課堂上,學生是以大問題為導向逐步深入的,因此在數學教學的內容上更加有層次感,學生的學習體現出由淺入深的特點,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
(四)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活躍
在大問題導學的課堂上需要教師與學生間進行積極的交流,問題在教師與學生間搭建起了橋梁,一方面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作答思考,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另一方面,在面對一些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時,通過教師適當地引導,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獨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極大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活力。
三、 大問題導學在教學課堂的具體運用
(一)大問題導學教學的重點
1. 合理設計大問題
在大問題導學的教學中,問題的設計是關鍵因素。因此在大問題導學的教學方案設計上,教師必須要對問題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首先,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走向,因此為了保障大問題導向的方向不偏離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必須對教材的內容有充分的認識了解,明確自己課堂教學的目標,以教學目標為指導來進行大問題的設置。其次,在教師設計大問題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經驗,心理特點等具體實際來進行問題選擇,保證大問題導學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2.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大問題導學的課堂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因此學生的學習除了對教師設計的問題進行探討思考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疑問,消除學生畏懼等心理。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要正確地對待,幫助學生解決心中的疑問。
3. 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大問題導學的教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地回答教師的問題和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只有學生與教師間有密切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有良性的互動,大問題導學也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通過大問題的設置,提出教學課題
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礎不僅僅是掌握牢固的數學基礎,更重要的是有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小學階段因為學生缺乏數學基礎能力,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基礎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通過一些新奇的圖片等形式來提出學習課題的。而進入初中的學生,通過小學的學習已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從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數學經驗等方面出發,通過以設置數學問題的形式來提出教學的課題。一般而言,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都是充滿探究欲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營造問題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心中的求知欲。在問題的設置上教師首先要以學生的數學基礎為標準,在這個基礎上設置新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按照從分析到思考,再到探究,最后再到解決問題的步驟進行。例如,在《整式》的教學中,學生之前學過了列代數式,教師在教學時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問題來讓學生回顧之前的知識:“北京的溫度從x℃下降了3℃后是多少”“籃板的單價是x元,籃網的單價是y元,籃球的單價是z元,那么買3個籃板,2個籃網,5個籃球總共需要多少錢”。學生在列出(x-3)℃,(3x+2y+5z)元的代數式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代數式的特點,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什么是單項式和多項式,最后再讓學生對整式中的“項”“常數項”“次數”等概念進行探討。這樣從學生基礎知識開始,實現由淺入深的過渡來提出教學課題,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接受,而且照顧了不同基礎學生個體的實際,實現了數學知識的鞏固與強化。
(三)以“大問題”為導向,進行課堂知識的拓展活動
通過對教師數學課堂知識的延伸,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于課堂上學習知識的理解,同時更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應該通過大問題的引導進行課堂知識的延伸。利用大問題進行數學知識的延伸充分貫徹了教學中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同時通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探究,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了探究問題“二次項系數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根同系數之間存在什么聯系”。課后,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會通過將這個方程變形為二次項系數是1的方程,然后再結合教師課堂的結論進行論證證明。或者學生還會利用課堂上學到的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來進行探究思考。通過以大問題為導向,讓學生在課堂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探究,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動力,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同時通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的思考與學習,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