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玉
摘要:德育教育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其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通過系統化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個人價值觀。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其理性思維尚未成熟,因此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幫助。教師要通過系統化教學,端正和規范學生的個人行為。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身心健康下茁壯成長。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德育教育;教學路徑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體,傳統的教師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刻板,沒有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那么教師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展開教學,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生可以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讓學生在成長道路上樹立正確的方向,為學生日后走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一、個性關注引領,互動引領
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沒有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展開教學。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教師如果一味的采取大通鋪式教學模式,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成長。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互動話題,增進師生互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例如,在講解我們的公共場所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授課,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置四個場景,然后再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呈現出來。
二、通過小組討論教學,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注重對教學目的的理解和深化。在上課前要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結合多樣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先把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學習小組中,選出小組隊長,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學習,然后再正式上課時將有關德育內容滲透的小組討論的對話中來。在課堂上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空間,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這種學習模式抓住了學生的自身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并且可以讓學生在自我思考下學習問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一定要結合教材內容。教師要因人而異,結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制定教學計劃,對于小組共同的觀點和看法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平臺讓學生進行復述,事實上,小組之間的討論也是對問題歸納總結的過程,有效的小組討論教學模式,可以大大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在展開教學內容時,教師要立足于實際,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給學生留下自主討論的時間。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大自然場景的知識時,可以設定幾個問題,如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場景。自己印象深刻的大自然場景等等問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表達自身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公民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可以設置一個活動主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活動主題計劃。
三、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育主要是以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主,教師在展開教學時,要注意結合學科特點。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將德育教育的思想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正確的價值觀中建立自己的思維。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站在正確的角度思考問題。懂得說謊帶來的害處,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質,使學生可以樹立良好的意志和品格。將核心素養教育融入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的重要性以及意義。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維護社會秩序需要一定的規則,班級同樣也是一個大家庭,學生要想更好地融入到班集體當中,就要遵守班集體的紀律,懂得維護班集體的榮譽,例如,教師在講解懂禮貌,講文明的有關知識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入一些小故事,讓學生通過聆聽故事從中體會故事的真實含義,體會故事主人公的行為是否正確,并對故事主人公的行為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幫助。有的學生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的學生也會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教師要理性分析學生所面臨的情況,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文明意識。要告知學生應該掌握一些禮貌用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不同環境下使用禮貌用語。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很多教師只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一直處于被動聆聽狀態,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但是沒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要注意結合教材內容展開德育教育。運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一定不能偏離教學主題。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展開德育教育
習慣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身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德育觀點,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就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小學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大人的行為會對孩子的行為和觀點產生重大的影響。小學生模仿能力強,他不僅僅模仿教師的行為也模仿家長的行為,家長和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自身想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與學生共同遵守班級紀律,這種以身作則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同時還可以讓教師用更少的時間去維護課堂紀律。幫助學生快速的融入到班集體當中,提高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