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健
◆摘? 要:抽象思維能力即邏輯思維能力,在物理知識學習中學生要有意識訓練抽象思維能力,這是發(fā)展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路徑之一。下文圍繞高中物理教學過程,分析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幾點方法,希望觀點可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物理學科的抽象性顯著,對學習者的抽象思維能力有很高要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灌輸式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對高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不到作用,且由于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契機,探究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考的空間狹窄,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吸收效果不佳,其抽象思維能力提升緩慢。我們要在具體的教學改革工作中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1合理設置課前提問,激活學生物理思維
課前提問環(huán)節(jié)旨在合理啟發(fā)與引導學生掌握較為抽象的物理知識。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科知識點比較多且學習難度較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理解不夠全面、深刻,利用設置教學問題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很多思維難點,激活學生的物理思維。此外,課前提問也是教學者掌握學生知識基礎水平的重要方式,結合提問結果帶來的教學反饋,教師在設置自主探究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也能夠有的放矢,保證探究學習任務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讓學生獲得思維發(fā)展契機的同時,不至于挫傷學習信心[1]。例如,在講解彈力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課前問題:“在實際生活中,你們玩的皮球和橡皮泥,為什么皮球擠壓以后可以自己恢復原狀,但是橡皮泥不可以?”,通過生活化的問題,引導學生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和具體的生活現(xiàn)象結合起來,在解答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抽象物理知識原理,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降低物理知識的理解難度。
2創(chuàng)建合理的抽象框架,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涉及理論知識、教學關系、實際應用、物理規(guī)律、實驗基礎等多個方面[2],綜合掌握這些內容之后,學生才可以建立起完整的邏輯思維框架,從而發(fā)展其邏輯思維能力,建立框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重點把握:首先是在學習知識時,應對其中的邏輯關系進行分析和理解,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流程進行引導教學,強調邏輯推理過程。提出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思考方向,引導其進行自主探究和分析,在此期間,教師應進行及時觀察和指點,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奶崾竞蛶椭瑺I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領會探究學習的樂趣[3]。比如,在機械守恒定律試驗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基于刻度尺、自由落體等方式來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測量和分析。其次就是應系統(tǒng)地創(chuàng)建知識框架。由知識空間邏輯關系可知,形成可靠的知識網絡框架需要以特定的學術規(guī)律為前提,并在探尋的過程中使其逐漸產生變化,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來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3設計物理實驗,感知抽象思維過程
高中物理教學和實驗之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高中階段學生喜歡親自動手實踐,因此,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趣味實驗,進而使學生可以在實驗過程中學習與鞏固物理知識。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激活,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物理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電流的熱效應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電流融冰的實驗,進而加深學生對電流熱效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結合學習過的電學知識進行電路設計,并利用塑料把電線進行包裹,把冰的一端和電流接近,看一看冰的兩端融化的差別。直觀化教學引導抽象思維,也會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4充分利用物理習題,強化抽象思維訓練
習題訓練是發(fā)展和鞏固學生抽象思維的重要契機,高中物理學科習題類型豐富,結合不同的場景給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抽象思維在解題過程中得到廣泛運用[4]。實際上,高中物理習題與數(shù)學題解題方式之間存在一些相似點,不僅只有一種解題方法,一些物理習題有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解題方法。例如:在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時,可以利用牛頓定律求解,也可以從能量角度解決問題。通過能量角度對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較為簡單,只需要考慮物體運動始末狀態(tài),結合實際情況處理;而通過牛頓定律則需要分析物體運動過程和狀態(tài),對物體運動過程進行主要考慮。這兩種解法的思維角度不同,通過這樣的習題訓練,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學科的知識點繁瑣,且相似知識點學生容易混淆,在習題設計和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區(qū)分物理概念,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為抽象思維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講解有關重力和壓力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有目的地挑選習題,使學生可以通過解答問題區(qū)分不同物理概念,通過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強化對易混淆概念的區(qū)分理解。
5結束語
抽象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建立在知識概念教學、問題驅動引導、實驗操作過程、習題訓練鞏固等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這是一個持續(xù)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者要結合學科知識特點,合理制定學科思維培養(yǎng)計劃,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深化理解物理現(xiàn)象、知識規(guī)律。綜上,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育形勢也在發(fā)生轉變,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就應該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施變通,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黎東波.重整單元教學目標落實物理核心素養(yǎng)——以“機械運動與物理模型”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20(03):40-41.
[2]鄭滿琴,錢長炎,葛林林.運用費米問題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基于功概念及相關內容的分析[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01):45-47.
[3]錢榮良.高中物理教學培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下),2017,22(03):111-113.
[4]劉洪桐.探討高中物理課堂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方法[J].中華少年,2018,10(08):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