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英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只有全面履行自己的班級管理和組織教學職能,才能夠為班級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小學班主任應當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僅要時刻注重教學管理,還要積極創新管理教學的方式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最為合理的管理措施,這樣才能扮演好管理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保障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教育;班主任;管理模式;具體措施
1班主任工作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眾所周知,班主任負責對班級的學習和日常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是小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班主任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角色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履行自身的多重職能,這樣才能夠確保班級學習以及其他活動的更好開展,實現對學生思想和學習上的正確引導,以此滿足素質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基本要求。
因此,小學時期的班主任一定要認清自己在班級中扮演的角色,并積極行使自己的職能,
在組織科目教學的同時,也要積極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以此促進學生學習和生活質量的有效提升。
2新時期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識能力稍有不足,對于外界的刺激反應也比較強烈。過于嚴厲的教師形象會讓學生感到畏懼,使得學生不敢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老師進行交流。因此,為了確保班主任工作的更高效開展,小學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傳統的教學形象,既要做引導學生的老師、也要做學生可以信賴的好朋友,以此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師生關系逐漸拉近。而要做到這一點,小學班主任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凡事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積極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才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和自己進行交流。如此一來,師生關系才會更加緊密和諧,班級管理工作也才會更加高效地進行。
例如,當班上一些學生的成績出現明顯下滑的時候,班主任就可以先對學生最近一段時間的課堂表現進行觀察,對學生的情緒、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變化進行大致的了解。之后,班主任再采取一對一談話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態變化,尋找學習出現問題的原因。在和學生談話的過程當中,班主任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高高在上地逼問學生,而要以朋友的姿態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或實際問題,以此消除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
2.2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在小學這一教學階段,班主任不能采取嚴厲的強制性關系舉措,以免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給班級管理工作增加難度。班主任應當要以引導為主,讓學生自覺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這樣才能夠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實現對班組級管理工作效率的顯著提升。
在班級管理的活動當中,班主任可以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機會,讓更多的學生都能為班級管理貢獻力量,以此促進他們對班級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實現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比如,班主任可以設計一個輪流管理的制度,每周負責班級內部事務管理的人選都要在學生中進行輪換,這樣一來,就會有更多的學生能夠在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過程中,真正感受到班級管理的不易,從而發自內心地體諒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以此激發學生遵守班級紀律的自覺性。班主任也要及時地和負責管理班級的學生進行交流,針對學生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保障整個班級的管理活動都能高效有序地開展。
3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小學班主任還需扮演優秀班級文化的傳播者和建造者,為不斷加強優秀班級文化建設做出努力,把更多優秀先進的文化引入到班級當中,讓學生能夠在班級生活中受到這些優秀文化的熏染,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更加積極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從而獲得更加健康的思想觀念。因此,在班級集體建設的活動中,班主任一定要將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充分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建造一個內容更為豐富、內涵更加優秀的班級文化氛圍。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完成黑板報制作,將更多強調集體榮譽感的文化內容通過這一形式展現出來,以此強化學生在班級中的主人公意識,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團集體活動當中。
班主任也可以定期舉行手抄報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繪制手抄報,引導學生搜集更多內容健康思想積極的文化故事,把這些材料運用到手抄報的制作當中。在參與這樣的教學活動之后,學生會對故事中所表達的積極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而他們的思想意識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活動,如搜集可回收物品、清潔校園等等,引導學生將思想和行動充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優秀班級文化的形成,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只有不斷強化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創新管理模式,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對自身在班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有充分的認識,既要做到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職能,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發展,要做好管理者,同時也要做好引導者。只有這樣,班級管理水平才能夠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思想境界等多方面的素質才會得到顯著提升,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才能夠達成。
參考文獻
[1]陳雄恩.試論如何在新時期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教育管理,2020, 5(25):88-88.
[2]張越.試論新形勢下如何當好小學班主任[J]. 都市 家教月刊(下半月刊),2017,5(9):290-290.
[3]張自新.淺談如何在新時期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 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5(9):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