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是對學生基礎語言能力的塑造,更是對學生基礎學習思維的塑造過程。教師在教學要保持負責人的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多元學習素養進行綜合性的培養,使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展示出更高的才能和天賦。探究式教學理念對傳統教學理念具有根本性的顛覆作用,下文將對其教學的根本價值以及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價值分析;實踐策略
探究式教學顛覆了傳統教學中的先驗式的教學方法。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新實踐素養進行積極開發和培養。但傳統教學方法往往是從理論開始向實踐教學方式延伸,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視野都相對有限,對理論的理解容易出現偏差,在實踐學習中容易遇到更多的問題和挫折。對此教師應該先從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出發,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較為統一的學習結論,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更科學的認識,促使學生從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科學思維技巧和方法。
一、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價值
1.傳統語文教學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在傳統教學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似乎成為衡量學生學習素養的唯一標準,在學生考完試后,真正的實踐教學“戛然而止”。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滿功利化的教學理念。格外重視教學成績,也使學生的心理逐漸扭曲,出現過度自負或自卑的心理,導致學生的長遠能力發展受到限制。對此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理論為主的思路,淡化成績在課堂教學中的影響,在課堂中融入更多的實踐教學內容,以探究式教學使學生腳踏實地的對語文學習知識作出判斷,促進學生創新實踐素養的切實發展。
2.理論教學具有灌輸教學特點。在理論教學中,教師處于懶惰或不責任的心理,在教學中拒絕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教學內容充滿教師主觀性的推論和觀點,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位置,在長期學習中抓不住重點,對語文課程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并存在被動地應付心理。被動應付學習心理進一步導致學生形成了“中庸”的學習思路,即在教師不要求的內容上,學生不愿意哪怕多邁出一步,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十分中庸,不愿意在通往優秀的路徑上做出更多積極的嘗試。探究式教學能夠有效解除學生的心理束縛感和限制,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基本素養,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逐步建立自身個性化的學習體系,使自己在能力發展上遠超預期。
3.實踐教學匱乏導致的更多問題。缺乏實踐教學意味著學生學習到的東西不能有效地表達。在課堂學習中逐漸形成了“啞巴學習”的心理模式,對其長遠能力發展十分不利。其次缺乏實踐教學導致學生不能將為知識有效地為自己所用,在知識學習上長期處于初級的記憶模式,延誤了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需要,使自己陷入無盡的焦慮和疲勞中。對此在探究模式教育理念下,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陳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對所學知識進行融合創新等,使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有效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促進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策略
1.重視實踐教學。在探究式教學理念下,教師要保持從實踐到理論的基本思路,將更多的學習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放寬教學視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嘗試,促使學生的學習素養得到更有效培養。例如在教學古詩詞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作者的背景資料進行充分介紹,鼓勵學生自己對作者的所思所想進行分析和思考。例如在教學《出塞》中,教師對作者身處大唐盛世的背景進行介紹,鼓勵學生分析作者為何在盛世對軍隊的出征進行感懷和嘆念?使學生對軍隊的使命、作者的家國情懷做到更深刻的思考。課外閱讀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實踐素養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課外閱讀鑒賞活動,鼓勵學生對自己閱讀過的內容進行總結講解和評價,對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模仿、改編、評價寫作等,使學生對閱讀學習多幾個自主學習分析的維度。
2.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綜合審視和教學。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基礎表達素養進行多樣化培養和訓練,使學生敢于在課堂中大膽提出問題、堅持自己的觀點,在語文課程中獲得更多樣的樂趣。例如在例行的課文中心主旨總結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寫出自己的結論,再和周圍的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和討論,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可以拿出“標準答案”進行比對分析,使學生在競爭對比中對課文總結的方式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教師要兼顧講解標準答案中“不近人情”的部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中肯的點評和總結,促使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思路越來越成熟和理性。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做一個傾聽者、辯論者,善于提出自己想要辯駁的問題,并提供合理的論據進行證明等。
3.提供給學生多樣學習路徑,培養學生廣闊的學習視野。在小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降低學生對自己的依賴性,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視野進行積極培養。例如信息技術在促進發展過程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方式尋找問題答案,和教師進行更多樣的溝通等。例如在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對實踐出真知的理念進行普及,鼓勵學生在寫作前進行大量的閱讀探索,收集必要的寫作素材、設計文章架構模式、樹立中心表達思想等,對其進行融合處理,使自己的文學寫作素養得到更科學有效的訓練。
三、結束語
探究式教學理念需要教師逐步淡化成績教學理論,這在當代教學中仍存在一定難度。但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提升能夠很快彌補學生在成績學習上出現的“損失”,使學生的長遠學習能力得到更有效培養。對此教師要重視對探究式教學理念的科學滲透教學,使學生的刻板學習思維模式逐步改觀,對語文知識學習保持創新性的思考和認識。
參考文獻
[1]劉穎.淺談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03):115.
[2]王曉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J].探索科學,2019(0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