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通過實驗法、文獻法、調查法等方法探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結果表明,運用問題導學法能夠激活學生學習狀態,還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其思維判斷能力。基于此,文章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特點以及實踐結果簡要闡述問題導學法的應用策略:課前預習中利用問題實現“先學后教”;課中教學中利用問題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課后復習中利用問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物理教學
問題導學法主要是指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手段,與傳統的“講解-接受”式教學方式不同,它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使學生的學習行為在課堂上真正發生,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聽、教師講的局面,符合新課改教學要求以及時代發展的趨勢,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有深遠意義。基于此,文章就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策略進行探討。
一、課前預習中利用問題實現“先學后教”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先教,而學生跟在后面學習。這樣教學形式下,學生處在被動位置,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究其根源,一方面,學生可能會出現跟不上教師的情況,另一方面,教師不知道學生的吸收情況,教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高效視角下,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指導中運用問題導學法,利用問題的引導改變學生接收知識的順序,實現“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的轉變。具體來說,教師在上課之前以前置性作業的形式給學生設置問題,讓他們圍繞問題去預習課本,尋找問題的答案,這可以顯著提升學生預習質量。
例如,在給學生講解“聲音的特征”這部分知識之前,我深入研究教材,然后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給學生設置了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如“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 ?不同。”“樂音的響度和發聲體的? ?有關。”“樂音的音調與發聲體的? ?有關。”這類問題。然后讓學生課前預習課本并自主思考,完成這些題目。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真預習了課本,并且利用前置性作業查缺補漏。所以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感到非常輕松,幾乎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學生回答,而且他們的正確率非常高,還有個別學生甚至主動提出問題,我不僅為他們解答,還表揚了他們。正是因為學生課前在問題的引導下認真預習了課本,所以我在課堂上教的輕松,他們學得也非常輕松,課堂教學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課中教學中利用問題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傳統物理課上,教師習慣性直接將知識授予學生,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對學生提問然后立即給出答案,這種自問自答的形式實際上都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要去聽和記,缺乏參與思考的機會。這種授課方式看似傳授了學生很多知識,但是真正被學生吸收、內化的知識并不多。為了構建高效物理課堂,教師必須認識到這種授課方式的危害并及時摒棄,堅持以學生為本,在這個基礎上科學運用問題導學法,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參與到知識建構中。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將問題融入到情境中,這樣既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物體的浮與沉”這部分知識時,我拿來了硬幣、泡沫塊、鋼珠、帶瓶蓋的玻璃瓶、蘋果、橡皮泥等物體,還準備了一桶水,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做實驗,在水中任意放物體,學生發現有的物品放入水里后就沉下去了,而有的物品放入水里后卻是浮起來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一定很好奇吧,那你們思考一下,為什么有的物體在水里會沉下去而有的卻浮起來了呢,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然后讓他們帶著問題去思考并進行小組討論,再鼓勵他們做物理探究實驗,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學生們的熱情非常高,暢所欲言,表達著自己的看法,然后再通過實驗去驗證,或是成功,或是失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個學生的學習行為在課堂上都真正發生,因為參與了知識探究,所以不僅記住了所學的物理知識,而且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等各項能力和品質都得到培養。
三、課后復習中利用問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在上完一節課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復習,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而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問題去引導。具體來說,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盡量提出一些具有綜合性的問題,學生再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而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這個基礎上及時彌補他們的認知缺陷,幫助他們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關于“壓強”的知識后,我向他們提出了一些問題,如:“下面幾組是通過廚房聯想到的物理知識,你們看看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①人們在切菜之前先要磨一下刀,是為了通過減小面積的方式增加壓力。②包餃子的過程中,餃子皮發生了彈性形變。③地磚上的花紋凹凸不平,是為了減少摩擦力。④在碗沿上磕雞蛋,雞蛋殼破了,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過這類綜合性問題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的知識,在幫助學生查缺補漏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物理知識。
四、結論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真正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拓寬學生學習深度、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有突出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全過程貫穿的原則,將問題導學法合理插入課前預習、課中導學以及課后復習等各個環節,讓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真正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建構中,從而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問題導學教學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21(02):44-45,70.
[2]馬曉青.初中物理問題導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措施探討[J].基礎教育論壇,2020(29):19-20.
[3]馬睿.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向的組織及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20(4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