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小麗
◆摘? 要:在現代素質教育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和品格方面的培養。尤其是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校小學生還沒有惡習,塑造性很強。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品格和思想。在教育中,可以將國學經典對融入到小學教育中,一是可以擴大學習內容,二是可以起到對學生的素質方面的培養。
◆關鍵詞:國學經典;小學語文;課堂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變,小學教師也應該改變教育方式,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學生品格方面的培養。將國學經典融入到課堂教育中,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育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實現對學生的綜合培養。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育進行分析,進就國學教育方式提出相關策略。
1國學經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1.1提高學生品格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國學經典教育,不僅可以豐富教育內容,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品格的提高。當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時候,通過相關文本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民族氣節,提高學生的綜合品格,通過傳統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思想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實現高效教育[1]。例如,對學生的《三字經》的教育,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做到孝敬父母,友好兄弟等。又比如,通過學習《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學生的學會分享,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促使學生品格方面的提高。
1.2有利于對學生的進行智力教育
在小學教育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國學經典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實現對學使得智力方面的培養,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提高。在實際教育中,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有些時候不能深入到教材中,不理解作者的思想,而通過國學經典誦讀,讓學生通過采用具有韻律的方式進行朗讀,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促使學生與作者發生共鳴,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2]。
2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1通過范讀,把握節奏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國學經典教育時候,應該首先給學生做好示范,由于小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認識不足,具有一定的距離感,不能深入其中,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示范,以便學生能夠掌握朗讀方式,并能夠融入其中。尤其是國學經典作品大都是以文言文方式呈現出來的,而小學生文字基礎弱,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深入的學習。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范讀,帶領學生進入到國學經典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與國學經典作品進行聯系,從而提高教育效果[3]。例如,在教育《舍生取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示范朗讀,讓學生的能夠完整的讀出來,并且具有韻律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得學生能夠融入其中,實現高質量的學習。此外,通過范讀方式,學生也更能夠理解相關知識。因為在朗讀的時候,教師會通過抑揚頓挫的方式進行情感朗讀,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生的能夠對文本更加理解,從而提高了教育質量。
2.2反復朗讀,指導學生學習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使用現在國學經典教育中更加合適。由于國學經典作品都是文言文形式,很多老師在讀一兩遍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何況是學生。因此,在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帶領學生多次朗讀,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來理解其中的含義,實現高質量的教育。可以說,朗讀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基礎手段,只有不斷的進行朗讀,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才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多次朗讀,讓學生能夠融入到國學經典的學習中,更深入的理解相關知識,以便能夠提高課堂教育質量。
2.3采用故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對于教師而言,還是對于學生而言。只有保持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實現高質量的教育。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國學經典教育中,可以構建相關故事,使得課堂教育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教育。在教育的學生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僅僅將文本對學生的進行教育,更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要以教材為依據,同時帶領學生走出課本,進行深層次的學習,以便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的更加有效的學習[4]。例如,在教育論語的時候,當教育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這句話,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故事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便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品格。在構建故事的時候,教師可以依據實際生活,通過生活情境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便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3結語
總之,在現代語文教育中,教師不應該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教材上,更應該融入國學經典教育,通過國學經典教育培養學生的品格,促使學生思想方面的提高,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通過國學經典教育可以擴展教育內容,使得課堂教育形式更加豐富,教給學生的更多的知識,讓學生的文化知識和思想品格都能夠得到提高。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激發學生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毛建英.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實踐[J].學周刊,2020(18):131-132.
[2]楊東海.談誦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及應用[J].文淵(小學版),2020(05):675-676.
[3]張曉燕.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應用[J].語文課內外,2020(35):64.
[4]賴勇紅.誦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