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節課通過創設卡通人物福爾摩斯-馬丁破案的主線情境、繪制概念圖、收集破案證據的探究推理、設計宣傳語及貫穿整節課的持續多面的評價等,展示了將生命觀念中的進化與適應觀融入教學的策略。讓學生能系統的認識到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異同,認同生物的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最終形成進化與適應觀。
◆關鍵詞:“生命觀念”;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及設計思路
本節課創設了學生熟悉喜愛的卡通人物馬丁作為偵探破案的情境為主線,學生通過全身心地挑戰破案的任務,對常見的被子植物桃和裸子植物馬尾松進行觀察,闡述它們的基本特征及異同,逐步走向深度學習,促進學生生命觀念的形成。與此同時,學生也認同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樹立了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責任。
二、教學目標
基于課程標準并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①通過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異同地提煉,認同生物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形成進化與適應的生命觀念。
②通過對桃和馬尾松的圖片、視頻及實物的觀察,培養學生科學探究中的發現、觀察等能力。
③通過對獲得證據線索的綜合分析和判斷,區別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異同,提高科學思維中的歸納、推理及概括能力。
④通過探討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與人類的關系,認同植物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針對保護植物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以卡通人物馬丁引入。教師描述:馬丁是一個小男孩,他每天早上醒來總會發生點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天早上他又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呢?原來他變成了福爾摩斯-馬丁,而且在他的床前放著一封神秘的匿名信,讓我們一起隨馬丁去看看信的內容。此時教師用PPT圖片展示信的內容如下:尊敬的福爾摩斯-馬丁:在森林里,有一類植物它們能用種子繁殖后代,稱為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兩大家族。我懷疑我們被子植物家族潛伏了一個臥底,能請你幫忙把它找出來嗎?萬分感謝!然后教師用PPT展示桃和馬尾松的圖片并引導:馬丁隨即展開了調查,鎖定了兩名嫌疑對象桃和馬尾松。到底誰才是被子植物家族的臥底呢?讓我們協助馬丁一起收集證據,把它找出來吧。
設計意圖:本節課創設了卡通人物福爾摩斯-馬丁破案的主線情境,學生需要挑戰幫助馬丁找出臥底的任務。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主動地將生活經驗和新舊知識進行聯系,有利于知識的建構和整合,走向深度學習,最終促進學生進化與適應觀的形成。
【觀察桃】教師引導:讓我們先來深入調查1號嫌疑對象桃。作為一名優秀的偵探要學會收集證據,請我們在座的小偵探來幫助馬丁一起收集證據吧!收集證據一:觀察桃樹的外形。學生觀察桃樹的外形,歸納它的植物體由哪些器官組成。收集證據二:觀察桃花。學生自主學習書本60-61頁及信息庫72頁的內容,開始觀察桃花實物的實驗并歸納。收集證據三:觀察桃的果實。教師播放動畫《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學生觀看并思考:①桃的果皮可分為哪幾部分?②桃的果實分為哪兩部分?③桃核是桃的種子嗎?④桃的種子外有什么結構包被?最后學生歸納被子植物的概念。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收集桃的證據的過程中,對桃的圖片、動畫的觀察和思考,對桃花實物的解剖和探究,以及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最后歸納出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整個學習過程就是走向主動加工,深入理解,綜合運用的高階思維過程,學生是運用多重表征,帶著真實問題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又不斷自我反思,培養了元認知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可對學生每一項證據收集的表現進行評價與指導,學生或小組也可以互評,教、學、評一致地初步促進學生形成進化適應觀。
【觀察馬尾松】教師引導:經過證據的收集,我們確定桃是不是被子植物家族的臥底?學生歸納:不是。教師引導:那2號嫌疑對象馬尾松是臥底嗎?讓我們繼續協助馬丁收集證據。收集證據一:觀察馬尾松的外形。教師播放視頻《觀察馬尾松》,學生歸納它的植物體由哪些器官組成?收集證據二:觀察馬尾松的“花”。學生思考:馬尾松有真正的花嗎?收集證據三:觀察馬尾松的“果實”。 教師播放動畫《馬尾松的生殖過程》。學生思考:①觀察松球果,你能看到種子嗎?②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嗎?③馬尾松的松球果是真正的果實嗎?最后學生歸納:馬尾松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及裸子植物的概念。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馬尾松的外形、“花”和“果實”觀察,結合《馬尾松生殖過程》的動畫及《觀察馬尾松》的視頻的播放,再次進行推理與建構,歸納出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從直觀事實走向抽象概括,將零散、孤立的知識串聯起來,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在發展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也理解了生物進化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進一步認同了進化與適應觀。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基于深度學習的理論,通過創設卡通人物福爾摩斯-馬丁破案的主線情境、繪制概念圖、收集破案證據的探究推理、設計宣傳語及貫穿整節課的持續多面的評價等,展示了將生命觀念中的進化與適應觀融入教、學、評三個方面的策略。讓學生能系統的認識到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異同,認同生物的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最終形成進化與適應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社,2018:3-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 (2011年版) [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
[3]劉恩山.生命觀念是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標志[J].生物學通報2018(1):18.
作者簡介
馮辰,女,江蘇泰州,漢族,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