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銀優
◆摘? 要:作為數學課程教學目標之一的綜合實踐,往往并沒有在實際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未能發揮其應有的導引和指導的作用。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歷,從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操作活動和創設解決方案三個緯度出發,將理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從而在對其的研究過程中,得到最適合小學數學學習的學習方法,針對"綜合與實踐"為老師平時的授課提供最有效且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和活動方案。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設計思路"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綜合與實踐是一種通過問題來發現問題,讓問題環環相扣,讓學生產生好奇心來 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活動。與此同時,在"教學建議"中它又明確指出:"‘綜合與實踐這類將理論融入實踐的輔助教學的有意義的活動,盡量在一學期之內多次舉辦,形式不限,老師可以在課堂學習中舉行,也可以在課外與課內雙重結合來完成。這種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值得提倡,將實踐活動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課程中去。因此,"綜合與實踐"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和老師的課程規劃需要,都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在我們與學生的研究與教育過程中,我們會明顯感覺出來"綜合與實踐"這一廣闊的土地幾乎沒有得到廣大數學老師的涉足,也沒有發揮出屬于它本身最獨特最有價值的作用。現在我就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將理論結合實際,逐步去探索"綜合與實踐"這片廣闊的土地,對其每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深刻研究,在摸索中掌握最有效的教學方案。
一、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學習可能是枯燥乏味的,浮現學生眼前的只有單調的數字符號和抽象的理論,但如果要把一節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成一個充滿樂趣的且富有價值意義的學習活動的話,就需要一種動力,一種能夠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對問題的渴求,對解決問題的興奮的內部動力。這種內部動力,能使他們開始變得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數學的海洋。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對于老師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老師需要對學生十分了解,對于他們所經歷的生活經驗,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常見而有趣的實際問題情景,使學生能夠從他們所經歷的,充滿好奇和興趣的角度出發,去感受數學的魅力,去體驗探索的快感。
如在教學"確定起跑線"這一內容時,我會設置一些情境問題,讓學生層層進入學習。首先出示400m跑比賽的情境圖時,提出問題一:為什么都是跑400m,每個運動員都有屬于自己的跑道,并且跑道的起點都不相同?此問題一經提出,學生會聯想到校運會的實際情境,引起了深厚的探究興趣,從而進入思考問題。當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發現:每個運動員雖然起點不同,但是他們的終點是相同的,當然外圈與內圈的實際長度確實不同。如果計算相差多少就要學生進行探究。當學生通過觀察、計算后得到相差2.5πm,這樣學生就可以處理了,從而提高了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為他們提供豐厚的經驗。
總之,一個優秀的教師總會通過實際來發現問題,并通過知識理論來解決問題,一個質量優良的情景問題的解決,不單單只是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更是讓學生在思維玩耍過程中潛移默化間就學會了知識,并且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開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邏輯更加準確清晰。通過實際問題,調動學生所能想到的所有實際情況和知識理論,通過經歷經驗,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以及對于發現數學問題的興趣,都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主動獲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問題的能力。
二、創設操作活動
創設富有價值意義的實踐性活動并不容易,它不僅僅只是一種動作性活動,更是一種讓學生手腦并用的活動。在老師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化抽象為具體,思維模擬實際情況等等。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團隊合作,明確自己的職責工作,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意識,還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
三、創設解決方案
好的老師要學會培養學生多個角度去考慮一個問題,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止有一個解決方案,選擇合理的方案來解決不同的實際數學模型問題,可以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
如在教學"生活與百分數"這一內容的活動時,首先審題,確定三大解決方案:普通儲蓄存款、購買國債、購買理財產品,然后調查各種方案里面的具體利率情況進行計算,從而讓他們思考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方案,并在這眾多方案中挑選一個最合適的,來保證這個方案為最大收益。又如在教學"北京五日游"的內容時,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統籌兼顧,在規定的時間內,合理規劃安排時間,然后與書本上小明的旅游計劃方案進行比較,看看各有什么優點與不足,然后進行改進,選擇一個符合自己實際的計劃方案。
綜上所述,"綜合與實踐",作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最為重要卻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內容,在綜合實踐過程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的同時,我們還要展現屬于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不斷徜徉,去思考、去領會、去享受。"綜合與實踐"這一理論并不是一個新奇的理論,然而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卻不斷給我們新的發現,我們將不懈努力逐步完善對它的運用,讓實踐活動能夠真正地融入到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使它的價值真真正正地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從中受益,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深刻入學生的心中。
參考文獻
[1]陳霞芬.發展與實踐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教學的探索與研究[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44-49.
[2]譚朝祥.淺議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策略與途徑[J].科學咨詢,2012(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