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
【摘 要】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不應僅限于課堂, 還要延伸到課堂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延伸, 合理的英語課外作業, 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 英語教師們也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后作業的布置上。從課后作業中出現“內容上的枯燥和單調、布置上泛而空洞、設計上花里胡哨、”等問題入手,積極探索和開發形式多樣的有效作業。本文將從目前教學的實際出發, 對小學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原則以及具體對策展開論述。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課后作業? 作業形式
在日常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重點關注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對于課后作業得布置卻比較疏忽。
一、課后作業的布置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一:多樣性的問題
我們小學英語作業一直持續著傳統舊習,以讀、背、抄、寫等機械性題型為主。而這些內容實則單調枯燥,而缺乏彈性的作業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發展的需要,時間久了會扼殺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也嚴重影響了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全面發展。小學英語包括聽、說、讀、寫、閱讀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我們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需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和內容上的多樣, 過于枯燥、單調的作業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興趣。
(二)問題二:作業布置泛而空洞
在一次觀摩課中有,兩位學校的老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一位上的是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的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內容是:周末和好朋友一起去KFC去點餐。另一位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的教師,她布置的課后作業內容是: 用夸張的手法畫出自己最喜愛的動物。
通過以上兩位教師的作業布置,我們不難發現,這兩項課后作業并不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去KFC點餐”“夸張的手法畫小動物”這樣的活動與學生當天的語言學習之間是缺乏相應的聯系的,即便是沒有英語基礎的幼兒園小朋友也能畫一畫小動物,沒有學習英語的人也可以去KFC點餐。
(三)問題三:作業設計花里胡哨
不少小學英語教師為了在課上出彩,在作業形式上會花很多心思。比如,在PEP小學英語六年級第一單元,讓學生設計地圖或大些的英語手抄報,有的教師已經設計好版式的,讓學生填寫或貼一些簡單的單詞、句子等。遠看色彩鮮明很吸引人,但仔細觀察后你就會發現:這些只是表面漂亮,很多學生還存在著書寫不規范、拼寫錯誤、字跡潦草等問題。
這現象說明教師對作業布置的理解存在著誤區。創新型作業和拓展型作業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高在課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拓寬在課外學習英語的途徑”,而不是在形式上的“吸引眼球”,更少不了教師的指導和批閱。
二、小學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策略
(一)策略一:體現開放多樣
對于小學生而言,隨著英語學習內容的增多及要求的提高,學生學習差異性也在不斷加大。教師要考慮各方面因素,除了必要的書寫單詞、句子等作業外,還要精心布置一些形式多樣、充滿童趣的作業。變“單調枯燥”為“開放多樣”,變“一刀切”為“個性化”,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狀態下完成有層次的作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策略二:緊扣教學目標,要有針對性
作業的設計要具有針對性,應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讓學生通過課后作業來鞏固課堂所學,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果。上面兩位教師所教授的教材內容不同,但教學目標的層次要求也類似:通過對話、短文、短劇等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初步形成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兩位老師都意識到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但缺乏深入和細化。所以筆者認為,上面兩位教師的作業設計可作如下改進:可將“周末和小伙伴去KFC點餐”改為“根據菜單編寫對話”。隨著年級的升高,當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綜合運用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我們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以所學對話的主要內容為基礎,根據所給新的情境編寫對話,當然也鼓勵學生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這樣的作業任務,不僅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表達的能力,對學生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策略三:摒棄華而不實,要有實效性
1. 巧妙設計,訓練學生的認讀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目標中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書寫詞匯提出了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就應開動腦筋,巧妙設計有意義、有情境的作業,強化學生對單詞的書寫和認讀。
2. 開展豐富活動,提高聽說能力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業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鞏固理解課堂所學知識,而且還能拓寬學生視野,給他們提供一個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教師可以設計“超級口語秀”一類的課后作業,即在學完相關內容后,布置“聽音模仿、給動畫配音”,可以讓學生在電腦上錄下來,然后把錄制的作品上交。教師從學生作業中選出優秀作品,每周安排一段時間在班上展示;或者定期開展話題口語訓練,如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等,還可以在英語會話活動的基礎上,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每學期定期組織小學生“英語情景劇表演大賽”等活動,為學生搭建多元展示平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進一步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 英語課后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也是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小學英語教師, 我們要在教學中以教材為載體, 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設計作業, 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布置一些具備趣味性、層次性、多樣性的作業, 不斷提高作業質量,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 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沈煒.小學英語開放性作業的設計[J].教育科研論壇,2008(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