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琪
摘 要:蒙氏教育思想將數學理論方法化,數學教具課程化,注重教育過程中的數學感受和經驗積累,有利于幫助幼兒建立一個相關聯的數學經驗體系。文章對蒙氏教育思想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幼兒綜合素養。
關鍵詞:蒙氏教育思想;幼兒園;數學教學;教學質量;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13.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1-0098-02
蒙臺梭利認為,教育方法對幼兒的行為與思想干涉過多,對幼兒的發展來說弊大于利。因此,蒙臺梭利創建屬于自己的教育思想,讓幼兒根據自身發展特點,自由成長,充分發揮自身蘊含的力量。她認為,幼兒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其自身性格特點和遺傳因素。她說,幼兒的成長在于激發其自身生命潛力,這種生命潛力就是在遺傳生物規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在實施教育時,教師要先分析幼兒,并根據其沖動有效激發智慧。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壓制幼兒這種沖動,會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厭倦。她認為,對幼兒的教育不能靠單一的獎勵或懲罰,這不能起到強化幼兒學習的作用,而需要根據幼兒學習特點有效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其主動接受外界信息。基于此,教師要創造更多引發幼兒自主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取得發展。幼兒時期是性格與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以保證每一名幼兒都能獲得發展。
一、蒙氏教育思想在數量教學中的運用
學習過程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數學學習更需如此,需要探索知識的內在規律,夯實基礎,逐漸實現知識的內化與運用。幼兒對數量關系的學習,需要借助對實際物體的觀察、操作和體驗。因此,教師要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讓幼兒產生探究的欲望。在實際生活中,數學應用無處不在,教師需有效利用這方面的教學資源,融入蒙氏教育思想,讓幼兒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幼兒學習熱情,提升幼兒的應用意識。例如,教師可給每個幼兒編制學號,并在其水杯貼上對應的號碼,讓幼兒看到號碼就知道這個杯子是自己的。教師還要將杯子按順序排列好,讓幼兒無論是順數,還是倒數,都能找到自己的杯子,并知道自己號碼前、后的數字。教師還可以將單號杯子放在一起,雙號杯子放在一起,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從而學習單雙數。單雙數的學習比較難,單靠觀察不能真正理解,還需要操作與實踐。為此,教師可讓幼兒將杯子按照單雙號放在對應的位置上。經過反復實踐,幼兒可以對觀察到的數字進行有效區分,并內化為自己的能力。數學知識抽象性比較強,教師要貫徹落實蒙氏教育思想,借助實物引導幼兒在觀察與動手實踐中扎實掌握實物的大小、多少等基礎概念,然后再相應增加教學難度。比如,教師可在蒙氏教具紡錘棒箱中的空白位置標注0~4的數字,讓幼兒放入對應的紡錘棒。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切身感受數量,并能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量進行比較,從而建立簡單的組合意識。再如,講授“十進制”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借助金色串珠,用一個珠子表示“1”,十個珠子表示“10”,十個“10”表示“100”,以此類推,讓幼兒接觸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教師利用珠子揭示不同數位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加深幼兒對數量的認知。在大班數學“比多少”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幼兒播放小狗吃骨頭和小豬蓋房子的動畫,讓幼兒說一說在動畫中都看到了什么。幼兒說“看見了3只小狗”“看見了3塊骨頭”“看見了3座房子”“看見了3頭小豬”。這樣,可讓幼兒在頭腦中建立相同數量的概念。為鞏固這一概念,教師可讓幼兒找出數量相同的物品。有的幼兒拿出3支鉛筆,有的幼兒舉起3根手指,還有的幼兒在紙上畫了3個圓圈。教師對幼兒的表現要及時進行點評,點評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以激發幼兒學習熱情。蒙氏教育思想在數量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蒙氏教育思想在圖形教學中的運用
圖形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幼兒空間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蒙臺梭利教具,先引導幼兒學習圖形的名稱,然后展示圖畫讓幼兒指出其中都有什么圖形,驗證學習結果。針對幼兒記得快、忘得也快的記憶特點,教師可創建相應的主題活動,以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記憶。例如,可開展“我看到的圖形”的主題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組合圖形,調動幼兒感官,讓幼兒指出組合圖形中的三角形、四邊形與圓形。然后,教師可鼓勵幼兒對這些圖形進行組合,嘗試創作屬于自己的作品。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幼兒組成了大樹、小魚、小狗和花朵等圖案,在動手操作中提升了學習與探索的興趣,并將對圖形的認知向生活空間轉換,增強了觀察能力與分辨能力,提升了圖形的綜合運用能力。蒙氏教育思想在圖形教學中的運用,擴展了幼兒的學習空間,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與辨析能力,提升了幼兒的綜合素養。
三、蒙氏教育思想在數學游戲中的運用
游戲一直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融入數學知識是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數學教學與游戲相結合,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數學游戲的設計中,教師要注重運用蒙氏教育思想,科學合理地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內容要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設計搭建游戲,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能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在搭建游戲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長短、大小、粗細和薄厚不同的材料組建空間圖形,有充分的自主發揮的空間,以建立空間觀念。比如,將圓柱體放在正方體積木的上面,將小的積木放在大的物體上面,可將更多涉及數量與空間關系的知識滲透到游戲活動中。還可以開展“過家家”游戲,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娃娃,讓幼兒確定娃娃的種類與數量、擺放位置等,引導幼兒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培養幼兒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