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
摘 要:教育改革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初中數學以培養數學意識、邏輯思維、創新意識為目標,為社會各領域培養專業的、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真實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教與學;弊端;數學核心素養;提升措施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內容有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直觀想象、運算能力、創新意識、數據的分析。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教師面臨的新難題。
一、現階段初中生缺乏的數學素養
1.被動接受書本知識,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動力。
2.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欠缺。
3.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條件,沒有充分認識到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4.課業負擔過重,使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在完成作業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支配學習時間,束縛了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5.學生普遍缺乏探索精神、創新思維能力;缺乏培養學生實踐活動的育人氛圍。
6.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積極主動的求知欲。
二、教師本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教師注重傳播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忽視了數學素養的培養過程與方法。
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能與時俱進,普遍缺乏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3.缺乏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手段,研究數學的動力嚴重不足。
4.教研活動流于形式,缺乏數學核心素養的專項培訓,有待打造高效課堂。
5.缺少探究性的教學活動,缺乏多元化的高效課堂。
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1.開闊視野,提升教師的素養
學校應構建培訓教師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課程、模式等,定期組織教師學習交流得與失,總結經驗,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始終貫穿數學核心素養,圍繞數學素養展開教學活動。
2.更新觀念,滲透數學素養教學
初中生的情緒和學習狀態很容易波動,教師要以身作則,贏得主動,適時調整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數學素養的要求,學會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
3.重視多元化教學方法與手段,扮演好策劃者和引導者角色
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相長,做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因材施教,逐步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習慣,創建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今后能力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4.建立新型的師生、生生關系,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相互促進,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得以健康成長,是新時期師生關系的核心。通過小組活動、分工協作培養團隊協作意識,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營造良好的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
5.完善數學教育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源于實踐,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來具體實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往往流于形式,因為教學內容多、教學任務重,因此談不上學生的實踐活動,且組織學生活動會增加管理難度。數學中有許多學生實踐活動,如測量旗桿的高度、計算人體的黃金分割點、制作圓錐體等,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源于實踐又服務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中輕松學習,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6.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數學需要有嚴謹的思維,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勇于實踐、大膽探索的創新意識,應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有意識地將數學核心素養滲透到學習和生活中,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是新時代培養學生的客觀要求,是數學綜合能力的體現,其形成與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數學教師要深刻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把握數學素養的實質及內涵,將數學知識與核心素養培養完美地結合起來,不斷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注重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實現數學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索,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大力倡導創新意識,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涂榮豹,寧連華.中學數學經典教學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劉楊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7(4).
[3]黃紹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索性思維的培養[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
注:本文系臨夏州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立項號:LX[2020]GH093)結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