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玉東
摘 要:課堂小結在教育活動中同課堂導入有著同樣的地位,是課堂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良好的初中數學課堂從開頭到結尾都應該促使師生保持在積極的狀態中。課堂小結是對初中數學課堂進行教學內容和技巧上的總結,以此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分析初中數學課堂小結的方法,并制訂其應用實踐的策略,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小結;方法總結;應用實踐
課堂小結是初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歸納與整理,還可以幫助學生不斷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那么,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哪些總結方法,并且應該怎樣具體實踐呢?
一、概括歸納法的總結與應用研究
概括歸納法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將每一堂課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采用敘述、歸納或做表格等方法進行概括總結,促使學生通過對知識和技能的總結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系統的理解,從而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1]。
概括歸納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主要分為敘述法、結構圖法以及表格法三種[2]。敘述法是指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文本敘述,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直接、清晰地書寫出來,如將某個知識點的數學關系以及公式羅列出來等,以此進行課堂小結。結構圖法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將課程中所涉及的內容和數學步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構建一定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尋找課堂中多個內容之間的聯系,以此整體地理解數學知識。表格法要求學生將課堂中零散的知識通過欄目的設計更加清晰、完整地呈現出來,并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如利用表格將圖形和數字之間的聯系呈現出來。
二、問題探究法的總結與應用研究
問題探究法是指教師在課堂小結階段精心設計一個聯系教學內容的典型問題,以此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理解,以此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新的認知與理解[3]。
問題探究法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課堂結束后,教師設置一個可以包括課堂教學全部內容的問題,引導學生全方位、立體地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尋找問題的答案,以此幫助學生不斷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
三、分析比較法的總結與應用研究
分析比較法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堂中所講解的兩個較為相似的知識點進行多個層次上的分析和比較,帶領學生共同尋找兩個相似知識點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分析提升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不斷鞏固他們對舊知識的印象。比較分析法中兩個相似的知識可以是同一課堂中講述的兩種知識,也可以是以往課堂中講解的和本節課講解的知識進行的比較和分析。
比較分析法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多個知識進行的比較和理解。例如,在講解“數量和位置”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數量關系和位置關系進行一定的對比,如位置關系所關注的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形”,數量關系所關注的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數”,以此引導學生發現兩個數學概念之間的相同和差異,進而促使他們建立一定的知識體系,更好地區分兩種不同的知識。
四、交流反饋法的總結與應用研究
交流反饋法是指在課堂小結中師生與生生之間圍繞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進行的交流與討論,以此在全班同學的思維變化中設置一張圖表來概括不同的知識點,進而加深其印象。
交流反饋法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他們圍繞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溝通。例如,利用學生對某個知識點在理解上的沖突進行合作探究,進而組織每個小組制作一張知識點的概括圖表,提高他們交流反饋的效率。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完善與實施的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不應該單純地使用以往傳統的教育方法,而應充分認識到課堂小結的重要性,發揮課堂小結在初中數學教育工作中的推動作用,深刻總結課堂小結的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切實總結并應用概括歸納法、問題探究法、分析交流法、交流反饋法等,以此不斷完善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初中生的全面與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亞麗.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創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2]裴陽陽.初中數學課堂小結現狀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3]張玲.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小結方法摭談[J].試題與研究,2020(18):121.
注:本文系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學數學課堂小結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編號:DX[2020]GHB38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