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劍
【摘? ? 要】在小學教學階段,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高,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認識數學學習課堂,加強學生的數學思考交流,還可以提高教學方案綜合性,為數學框架構建做好鋪墊。教師需要結合相關數學教學方法,結合數學課程教學方針,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全方位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有效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54
教學有效性是數學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教師應充分重視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過程,深入挖掘教學有效性的綜合教學價值,體現數學教學的重要理念。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正處于構建數學基礎知識框架的重要時期,但如果教師對于數學教學環節認識不夠深刻,容易引發一系列數學教學問題。教師需要保障學生展開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升,降低學生出現數學學習問題的頻率。數學教學有效性一般是指數學教學得到有效展開的相關特性,與數學教學環節息息相關。從數學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高,不只對學生的數學技能發展具有關鍵意義,還對教師的數學教學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學有效性可以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推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展開積極思考,引發師生對數學問題的有效探究。為了保障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穩定提高,教師需要深入探究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環節,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反饋以及課堂教學內容,仔細分析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價值,明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綜合影響,為數學教學設計優化提供更多條件。
一、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產生的實際價值與影響
(一)便于學生積累數學基礎知識,促進學生認識數學學習課堂
基礎知識的積累是每一門學科提升的最好方式,數學也是一門需要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學科。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意味著教師教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可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更多便捷條件,便于學生積累更多基礎知識,促進學生綜合認識數學學習課堂,為學生的數學練習展開做好鋪墊。學生對于數學的有效學習,首先要注意的是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當學生真正積累足夠多的基礎知識,才能有效發揮數學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一步推動教學有效性的穩定提升。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除了促進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認知,教師還需要喚醒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展開自主學習。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學生形成科學有效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階段找到合適的數學學習模式。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認知程度,可以影響其在數學課堂的學習效果,教學有效性的顯著增加可以為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保駕護航,保障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維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推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積累與深化。
(二)有利于學生參與數學互動環節,加強學生的數學思考交流
互動是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最好方式,互動交流也是思維摩擦碰撞的最直接的方式,數學這類思維性靈活的學科恰巧需要進行思維的碰撞與交流。隨著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技能也在不斷提升,有利于學生參與數學互動環節,促進學生在數學互動中主動思考問題,加強學生的思考交流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水平,促進數學課堂的活躍發展。在數學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數學水準設計相應的互動環節,推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積極參與和學習,讓學生通過互動交流明確自身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問題。數學互動教學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環節之一,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升,可以為數學互動教學設計提供更多有利條件,讓學生獲得更加良好的互動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積累數學學習經驗,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技巧轉化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與表達能力。教師作為課堂互動環節的指引者,在數學課堂中需要充分領略數學有效性的特征,讓數學互動環節可以有效展開,適當提高學生的互動學習頻率。
(三)有效強化教師的綜合教學意識,提高數學教學方案的綜合性
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增強,不僅有利于學生展開數學課堂互動學習,還能有效強化教師的綜合教學意識,讓教師在設計數學教學方案時考慮得更加全面,逐步提高數學教學方案的綜合性,完善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體驗。教師需要意識到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程度,結合數學有效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要點,展開綜合化的數學課程教學設計,不斷深化自身的數學教學思想,為學生數學技能的全方位發展打下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某個數學知識版塊,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更不利于數學教學設計的完善。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不斷提醒教師進行數學教學綜合思考,提高教師的數學教學素質,讓數學教學方案得到進一步完善,促進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綜合探究。在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前提下,教師有了更加充分的條件進行教學設計,有利于其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教學方案,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四)便于教師強調數學實踐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合理提高,不只可以促進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還能突出數學實踐的特性,便于教師強調數學實踐的重要性,有助于數學實踐教學質量提升,讓數學實踐教學板塊更加突出,維持內容講解與數學實踐教學之間的平衡,有效發揮數學實踐教學策略的綜合性。數學教學內容主要分為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方程、公式、數學實踐等環節。對于學生而言,數學知識積累固然重要,但數學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與轉化,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綜合知識運用到數學練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教師需要利用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引發學生對數學實踐學習的重視,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數學學習技巧,促進數學實踐教學版塊的全面優化,便于學生后期數學實踐能力的有效提高,強調學生數學實踐技能的重要性與綜合性,推動數學實踐環節的綜合發展。
(五)合理推動數學課程教學進度,為數學框架構建做好鋪墊
對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視與提升,可以促進數學教學節奏的穩定,便于教師合理推動數學課程教學進度,使教師有更多的空間進行教學思考,設置更加清晰的數學教學目標,為數學教學框架構建做好充分的鋪墊,體現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適當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保障數學教學內容可以完整地傳遞給學生,促進數學教學進度的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意味著數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可以有效推動數學教學進度的發展,為學生的數學課堂自主學習留下足夠的空間,加強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有效性。在學生自主展開數學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數學教學總結,利用教學有效性回顧數學教學的各知識版塊,促進數學教學環節的不斷優化,調整相應的數學教學框架,提高數學框架建設的質量,彌補學生構建數學知識框架存在的不足,發揮相關數學教學策略的綜合性。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教學措施與實踐技巧
(一)有效利用實際案例導入課堂,增加數學導入教學效率
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數學導入、教學內容講授、數學練習等環節,數學導入在其中具有關鍵性作用,對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具有比較深刻的影響。教師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需要更加重視數學導入環節,加強數學導入環節的高效性。在學生積累一定數學知識的前提下,教師可以有效利用數學實際案例導入課堂,增加導入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快地適應數學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快速將注意力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中,間接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率。教師需要注意根據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篩選合適的數學實際案例,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案例聯系起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綜合理解。在實際案例導入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結合相關數學教學措施展開課堂導入,合理調整數學課堂的導入問題,讓數學課堂的導入效果得到增強。
(二)科學安排數學知識點的講解環節,促進學生理解數學內容
在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進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數學課堂導入環節,還需要科學安排數學知識點的講解環節,發揮數學知識講解的關鍵作用,促進學生對數學重要內容的深入理解,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數學知識點的講授可以輔助學生展開有效的思考,加強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數學技能鍛煉提供前提條件,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思想,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教師需要注意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安排合適的知識講解環節,促進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吸收,強化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在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學問題,以此來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適當調整知識講解環節,提高數學課堂知識的傳遞效率,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顯著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潛力。
(三)積極開設數學學習交流角,合理推動學生鍛煉數學思維
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可以推動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保障數學知識傳遞過程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積極開設數學學習活動角,合理推動學生鍛煉數學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只局限于課堂學習中,增加學生鍛煉數學技能的途徑,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更加開闊。在開設數學學習交流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結合學生提出的相關建議設置相應的數學學習規則,推動學生課后的有效交流互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讓學生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間接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強化。教師應注意學生在學習交流角的不同狀態,結合學生的數學課堂表現,調整數學交流角的相關規則及設施,為學生的數學問題交流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共同探討與解決,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合作效率,發揮數學學習交流角的綜合效用。
(四)定期展開數學實踐練習活動,培養學生形成數學學習習慣
數學實踐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對于數學教學有效性可以產生較大的影響,促進數學教學環節的不斷優化。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期展開數學實踐練習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實踐練習,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形成數學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數學技能綜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促進數學實踐環節的高速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方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數學方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方程實踐練習,對學生的數學實踐表現進行科學評價,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分析技能,提高數學實踐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能只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還需要靈活運用相關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頻率,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思考,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效益。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數學實踐特征,設置相應的數學實踐環節,提高數學實踐活動的針對性,促進學生正面應對數學實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水平。
(五)利用分組教學展開數學課堂總結,引發學生反思課堂學習
分組教學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實踐,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學生學習交流的積極效用。在學生具備一定數學學習技能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分組教學展開數學課堂總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課堂討論,引發學生反思課堂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綜合回顧與總結,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供條件。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在數學總結環節的參與度,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特性及思維方式進行科學分組,便于學生在小組中的積極討論與合作,促進學生及時調整數學學習狀態,優化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鍛煉學生的數學合作技能。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數學課堂復習與總結,推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環節的反思,加強數學課堂知識框架的構建效率,增強學生的互動學習效能,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教學有效性和數學教學之間存在許多聯系,二者相輔相成,教師需要通過數學教學實踐發現二者的潛在關系。隨著數學綜合素養培養的逐步深化,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特性也愈發明顯。在小學教學階段,教師對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高,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認識數學學習課堂,加強學生的數學思考交流,還可以提高數學教學方案綜合性,為數學框架構建做好鋪墊。教師應注意數學教學策略的不同特征,根據數學教學的具體內容安排合適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顯著提升,為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高打下基礎。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以學生為主定期進行數學教學交流與總結,促進數學教學方案的合理創新。教師需要結合相關數學教學方法,結合數學課程教學方針,科學安排數學知識點講解環節,積極開設數學學習交流角,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全方位提升,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指明發展方向,便于學生在數學教學進程中的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凌.豐富基礎知識 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策略——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四創設為例[J].科學咨詢,2017(2):1.
[2]孫立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實現有效導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000(007):100.
[3]葛磊.以思維培養為抓手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淺談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思維型教學策略[J].新教育(海南),2021(20):2.
[4]李英屏,唐建平.好習慣促我成長──“促進小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研究”主題活動實錄與評析[J].關愛明天,2014,000(006):248-249.
[5]張興.利用學生個體差異,提高合作實效——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分組學習應用策略[J].內蒙古教育(B),20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