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瓊
摘 要: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展開探討,首先分析了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重點提出了幾點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期提高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科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培養策略
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中要求學生必備的基礎能力之一,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主動思考、整合與探索的一種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這門人文學科的教學形式也在不斷創新發展,為了適應新時期課程的改革需要以及學生自身的發展需要,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出發,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完善已有的教學設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積極引導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歷史課堂主要以教師照本宣科為主,導致課堂氣氛低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學生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探究欲望,豐富學生的認識,讓學生牢記歷史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另一方面適應于學生的思維成長與發散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長期具有主動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各門學科的高效學習打下基礎,也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做好鋪墊。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學生能開展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對此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期待能從自主學習中獲得更有趣且有益的知識。因此,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初中歷史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以及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等方式,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課堂中。
例如,在學習“我國境內早期的人類活動”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我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地區圖,并通過動畫等方式再現部分人類活動場景,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也能使遙遠、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意識。
(二)創設問題教學,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初中歷史課堂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知識講解,而是需要加大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采用創設問題教學等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語言表達提供有效空間,可以圍繞課堂主題進行逐步探索,由淺到深讓學生熟悉每個教學環節,并對知識主動探索過程產生興趣,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春秋戰國時期歷史”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了解基礎內容后提問:“如果你是諸侯之一,你會通過什么方式使得國家更強?”通過仔細研讀教材內容,學生會從齊桓公率先稱霸中發現除了需要具備和發展基礎生產力,執政方面還要善于用人、實施改革。在對教材細細研讀與探索后,學生會對問題形成答案,這其實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
(三)布置小組任務,加強團隊交流探討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布置小組任務的方式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每位學生都能通過合理分工對任務課題進行有效探索。同時,通過團隊思維碰撞方式擴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維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層次,有助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問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中得到鍛煉與提升。
以學習“漢武帝”有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安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圍繞該歷史人物展開深入探討??梢苑譃樗膫€小組,第一小組負責搜集有關漢武帝的歷史事跡,第二小組從正面評價漢武帝,第三小組從負面評價漢武帝,第四小組則根據前三組的表述進行總結、歸納。通過分組的方式能讓學生對漢武帝這個人物以及相關事件形成更深刻的認知,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學會主動且辯證地看待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教學、布置小組任務等方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有助于學生形成長久且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齊濤.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4):14.
[2]張波.探索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