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彥龍
【摘? ? 要】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少不了用實驗驗證真理的環節。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實驗的作用,加深學生對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絕大部分的物理理論知識都較為抽象和乏味,但物理實驗能夠巧妙地將課本內的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論述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以此探討在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法,以期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習物理,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實驗課;物理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7-0103-02
The Function of Experiment Course in Physics Teaching
( LiXian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China) SHI Yanlo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hysics learning, it is indispensable to use experiments to verify the truth.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experiments,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ome physics concepts,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Most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cs is relatively abstract and boring, but physics experiments can skillfully combine the knowledge in the textbook with our actual life, make abstract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ncrete,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experimental courses in phys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in phys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learn physics more efficientl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Keywords】Experimental class; Physics teaching; Effect
物理這門學科被設置在初中階段,學生對其接觸時間相對其他科目來說較晚,學習的難度也與其他科目有著一定的差別。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一些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參與大量的實驗課程。實驗課程的目的是驗證理論基礎知識的觀點,所有理論基礎知識的觀點都是依靠實驗支撐起來的。通過實驗課程,我們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與我們生活非常接近的實例。初中階段正好又是學生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他們對于知識的渴望程度較高。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實驗課程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本文主要闡述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以此提供更好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一、實驗課在我國教育教學中的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物理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就目前看來,實驗課在我國物理教學中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大多忽視實驗課的具體價值。比如在開展實驗課時,教師忽視對學生實驗過程的監督,單純地重視實驗結果的考核。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實驗課時,習慣于單一地講解理論知識,而不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這也是目前物理實驗課中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之一。
二、實驗課在物理課程中的必要性
(一)證實理論知識,協助學生理解
物理教師在開設實驗課時,應致力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這門學科與其他科目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它的內容更加抽象,學生在解物理題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自己想出來的答案與實際答案是相反的。這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缺乏理解的主要體現。教師在課堂中引入物理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在動手中驗證理論知識,通過實驗發現問題,以及在實驗中解決自身對于理論知識的一些疑惑。
(二)開拓發散性思維,鍛煉動手能力
物理是一門需要學生使用發散性思維來學習的學科。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是無法加深學生對于學科內容的理解的,如果教師將實驗加入理論課程的講解過程中,將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實驗不應是教師“手把手”的教學過程,而應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進行操作。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遵循教師的提示,在實驗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改正錯誤。
三、實驗課的開展策略
物理操作實驗主要是方便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幫助他們在學習物理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物理操作實驗能夠模擬真實情景,教師在一個特定的環境內,給予學生有限的材料而進行操作實驗,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當重視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教師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將課本上生硬的理論知識轉變為有趣的實驗教學。
許多同學對實驗驗證結果的理論可能無法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實驗,按照操作的步驟循序漸進。倘若學生在實驗的中途出現問題,教師應當及時指出問題,引導學生對此問題進行深度思考,仔細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經過不斷試驗得出正確結論。操作實驗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于學生大腦的開發也起著重要作用。
一個實驗的成功與否,并不能代表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教師應當意識到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能力的重要性。物理學科作為工科類的科目,其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邏輯性。假設學生只知其一,而不能推理出物理實驗的結論,甚至不知道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這將使他們很難把物理知識融會貫通,也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實驗來掌握物理規律和相關知識。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師生共同參與討論
物理學科對教師的自身水平和能力要求很高,書本上的生硬知識倘若未經過實驗論證,同學們將很難對其進行理解和記憶。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發揮參與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積極配合學生主體。當學生遇到一些知識難題時,教師應當及時解決,利用操作實驗或者理論分析等方法進行講解。師生之間共同參與討論一方面體現了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專業知識發展。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專業性的指導,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水平。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操作實驗要求學生在了解課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某個實驗進行操作。為了使操作實驗能夠有效驗證物理結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多次實驗,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指出錯誤。物理實驗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要求極高,學生如果對實驗觀察不到位,也將很難得出相應的結論。因此在做實驗之前,教師要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對大自然和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其實物理學科中大多數的實驗都來源于生活,教師只有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才能幫助他們增加生活經驗,從而促進物理學科的發展。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受到了很大沖擊,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符合當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教師一味地讓學生通過分析實驗來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對此,教師要積極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學習物理伊始,學生往往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為把物理融入學生的生活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揭示物理知識與生活中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為他們以后的物理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多媒體也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在物理課上,多媒體除了可以讓學生了解物理操作實驗的整個過程,還可以享受讓物理教學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四、結語
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遠遠不止如此,物理實驗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都要求較高。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動手操作在物理學科的作用,不能因為學理論知識而忽視了物理實踐。實驗在物理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我國的教學體制中實驗的地位已經得到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著較多不足。教師應把實驗看作一門主科,重視實驗教學。所謂實踐出真知,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金驁.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20.
[2]安黔南,鄧蘭,王昌崔.淺談移動學習在物理實驗課教學中的作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9).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