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耀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方式也在逐步改變。教師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教育教學形式,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本文基于問題導學法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希望給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帶來借鑒意義。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問題導學法顧名思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問題形式啟發學生,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行探索規律,提升數學思維。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且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有效改善了傳統數學教學方式,值得在眾多的初中院校推廣。
一、創設問題情景,引發學生深層思考
在問題導學法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問題的設計環節,引導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不斷聯想當前的教學內容,強化自身對當前數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教師在提問問題時可以積極創設相關問題情景,將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將問題具象化,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
以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雞兔同籠”一課為例,學生在學習本節課程之前,已經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產生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在將理論知識與生活相融合的同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問題情景,更有助于學生思考和理解。例如,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向學生展示雞兔同籠的相關動畫,學生在看到動畫之后表現出強烈的學習興趣,并且與周圍的同學積極討論。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在一個籠子當中有雞和兔子,并且已知有頭20只,有腳60只,能否在短時間內算出籠子中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學生在接到提問之后,首先是在練習本當中進行計算,有的學生聯想到當前的學習內容,及時分析問題中的數量問題,聯立方程組后得出了相應結論。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問題當中對數學內容進行分析,在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也在逐步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為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通過問題導學法,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
初中生在當前的年齡階段展現出強烈的互動欲望,在經過前期的學習以及知識沉淀后,學生已經具備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引入問題導學教學法,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與教師產生互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以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課為例,在傳統的學習課堂當中,學生的解題效率以及正確率不高,這與促使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要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當中。例如,教師可以采用互相糾錯的教學形式,與周圍的同學形成“學習小組”,互相交換練習冊,驗證對方的答案是否正確,學生在進行糾錯的時候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學習。學生在這一學習環節中表現出較強的學習興趣,為了更好的驗證其他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始“創新”驗證方式,從而實現初中數學教育的目的。在學生檢查出錯誤之處后會與同學進行深層探討,從而找到產生錯誤的關鍵點。在這一教學活動當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中心從教師轉變為學生,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在學習當中自己提出問題,自己進行分析,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之間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學習氛圍,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三、利用問題導學法打破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往往會緊跟著教師的思路分析問題,長時間的發展之下,會導致學生無法獨立思考,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傳統教學方式顯示出了較大的被動性,問題導學法的出現及時打破了這一束縛,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找到更好的學習方式。
以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一課為例,在傳統的數學課程當中,教師只注重計算結果,卻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做題過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例如,教師可以提問:在有理數混合運算當中你有什么好方法嗎?學生在得到提問之后積極思考自己在解題當中運用的方式,并且與其他同學分享這一解題思路,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驗證方法的實用性以及正確性,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強化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的不斷發展,初中數學教學形式也從傳統的教學觀念轉化到問題導學形式上,及時創新數學教學方式,以此來完善傳統教學問題存在的弊端,在創建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學上可以逐步提升學習效率,強化學習興趣,為其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志.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50):61-62.
[2]邵超.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3):49.
[3]顧志國.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幾點體會[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