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數據技術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如何在數字化環境下開發與應用美術教育信息資源成為教育工作者所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以數字化環境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應用的必要性作為切入點,闡述其所面臨的困境,最后提出優化美術教育資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的對策。
◆關鍵詞:數字化環境;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資源共享
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與完善,開發網絡資源成為高職院校構建“雙一流”院校的重要舉措。高職美術教育是以培養實用性美術人才為主的院校,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高職院校必須要積極依托數字化技術開發適合高職學生的教育信息資源體系,以此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本文立足于數字化環境視角,詳細分析開發構建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的策略,以此增強美術教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數字化環境下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的必要性
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開發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實踐表明數字化可以讓美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簡單,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實現模塊化、立體化、綜合化教學。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數字化環境下開發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通過開發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期以來高職美術教學資源往往局限在傳統的書本知識,以理論知識為主。這樣對于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高職學生而言,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構建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則可以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崗位技能相結合,這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其次開發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教學信息資源庫和學習平臺越來越豐富,有效的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但是高職學生學情不同,他們的職業規劃也不同,因此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需求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優化教學資源,而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的信息資源能夠建立在對學生差異化的分析基礎上,這樣一來會倒閉教師主動改變教學策略,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采取豐富多彩的授課方式,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最后構建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有助于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更加突出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評價。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長期以來在美術教學評價上缺乏連續性,導致教學評價結果不精準。而構建教育信息資源則可以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教學過程進行數據采集,以此做出最科學的教學評價。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所面臨的困境
隨著數字化教育的深入推進,尤其是“雙一流高校”戰略的實施,開發教育信息資源成為高職院校構建高質量教學體系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以來,雖然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取得較大的成效,但是其仍然面臨諸多困境。具體表現為:
1.教師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能力不足,難以熟練應用網絡教學平臺
教師是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的關鍵主體,雖然高職院校一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教師是引導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者。基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我國高職院校美術教師在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上存在技能匱乏的問題:一是教師開發設計美術教育信息資源的能力不足。長期以來美術教師習慣于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授課模式,雖然在實踐教學中也在突出網絡教學資源的利用,但是其往往是直接照搬網絡資源,而缺乏對本校學生學情實際考慮,結果導致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難以達到精準施教的目的。二是教師操作網絡教學平臺的能力不足。開發應用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體系要求教師藥熟練掌握這些平臺的操作技能。根據調查大部分美術教師在操作平臺上往往是簡單掌握其基本操作,但是當遇到突發課堂事件卻不能有效的與課堂實際相結合,最終影響美術教學質量。
2.高職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美術教育信息資源整合性差
相比初期建設階段,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建設取得較大的成效,尤其是諸多高職院校普遍構建了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中有效的應用了慕課、微課等新載體。但是對照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要求,高職院校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仍然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高職院校的網絡信息系統建設滯后,難以滿足師生網絡教學的需求。美術教育信息資源應用關鍵就是要保證網絡平臺的穩定性,但是基于處理器等硬件設施的影響,導致網絡教學平臺運行不穩定,影響教學質量;二是信息較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高職院校為了構建精品課程,往往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開發設計美術教學資源,但是在教學信息資源開發與建設上缺乏系統性,導致同質化顯現象突出,影響精品教學資源的建設。
3.缺乏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存在重建設輕管理
目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應用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導致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一是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建設存在過度重視建設,而輕視管理的問題。在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平臺上高職院校投入較大的比重,其原因就是其是高職院校的評價標準之一;二是高職院校對于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缺乏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存在過度評價指標單一的問題。目前高職院校對于美術教育信息資源質量的評價主要是從信息資源建設的數量入手,但是缺乏對內容的有效評價,導致其難以融入到實踐教學中。
二、數字化環境下開發與應用美術教育信息資源的對策
基于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信息資源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立足于高質量美術人才培養的要求,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必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設計課件的能力
開發與應用美術教育信息資源的關鍵就是要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增強教師設計優質課件的能力:一是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培訓,提高教師開發應用信息資源體系的能力。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職院校加強了網絡教學資源在課堂中的應用,尤其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美術教學中需要應用到諸多新的元素。根據調查目前我國職業院校所開發設計的美術網絡資源庫數量非常多,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要提升自我素養,提高操作美術信息資源的能力;二是由于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尤其是對于信息傳媒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部分學生可能沒有美術基礎,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建立相應的教學策略,對應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也要求具有差異性,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情構建能夠滿足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資源。
2.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構建信息資源共享機制
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離不開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的支撐,以此達到信息資源的共享。結合多年工作實踐,面對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速,高職院校必須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為搭建優質的美術教育信息資源而提供硬件支撐。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例如引入優質課件需要遠程網絡平臺作為依托,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大對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例如高職院校要對現有網絡體系進行升級改造,保障網絡教學平臺在運行過程中處于穩定狀態;二是構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實現美術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國高職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較為突出,為了培養高質量的學生,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建。例如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國內優秀的職業院校開展合作,將其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入到教學中,以此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滿足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需求。另外在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內容建設上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情,構建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信息資源模式。長期以來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成為構建高質量課堂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圍繞學生差異性構建教育信息資源體系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如通過教育信息資源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模塊化的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強化美術教育信息資源日常管理
促進高職美術教育信息資源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機制保障,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對于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因此為了解決“頭重腳輕”的問題,高職院校要優化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強化績效考核制度建設,改變以往側重結果、忽視過程的考核模式。美術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他們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上必須要突出實踐性。但是現有的考核模式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因此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所以高職院校要構建以教育信息資源實踐技能為重點的考核模式,突出對美術教育信息資源內容的考核.
三、結束語
總之,基于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已經進入職業數字化模式。數字化環境下高職美術教學工作遇到新問題與新挑戰,如何構建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信息資源體系成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所必需要思考的問題。實踐證明加大美術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內容,整合教學資源,搭建網絡教學信息資源平臺,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桂香,鄧澤民.我國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研究40年綜述[J].職教論壇,2020(07).
[2]沈奕,伍佳寧.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美術課程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9(02).
[3]莊福鵬.對高職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革新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09).
作者簡介
李幸(1989.07—),性別:女,籍貫:河南三門峽,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初級助教,研究方向:藝術學美術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