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武
摘要:新課改中要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去。數學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想,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課堂較為枯燥,缺乏趣味性。基于數學教學實踐,研究提出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入典故,激發興趣、基于教學,開展實踐三方面提出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進行情境創設,增加數學課堂趣味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教學;學習興趣
進入中學以后,對數學教學的要求也有了進一步提升,和小學階段強調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不同,初中數學的增加了更多的概念,像:二次函數、不等式解法、直角坐標等,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知識都是陌生的,所以學起來更加吃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調動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若不然,學生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致使教學目的無法達成,教學質量沒有保障,學生成績一落千丈。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課標中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靠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以小組為單位的群體合作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探索熱情,激發數學學習欲望,提升教學成果。
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時,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小A和小B是一對長得完全相同的雙胞胎平行四邊形,有一天他們想,如果兩個人重疊在一起,其中一個轉動90°兩個形狀會發生什么?如果旋轉180°那兩個人還會長的一模一樣嗎?同學們是怎樣認為的呢?通過問題的引入,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問題思考上,激發探究欲。當學生根據猜測給出各種答案后,教師可以給每位同學分發一張透明度比較好的白紙,讓同桌互相確定好平行四邊形的長寬高,做出兩個一樣的平行四邊形。然后指導學生在平行四邊形上畫出對角線,找到焦點,把兩個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讓其中的一個繞著焦點分別旋轉90°和180°,并讓學生根據實際觀察到的情況進行思考,互相交流。
二、引入典故,激發興趣
通常情況下,在課堂的錢3-5分鐘,學生還沒有完全將注意力拉回課堂,由于課下的游戲和說笑,精神還處于亢奮階段,如果教師在上課之初就進行知識的講解,新知識的講授,那么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從課下的放松狀態快速進入課堂狀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以將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典故、故事等引入課堂。
可以利用數學歷史故事、任務故事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將提前搜集好的相關圖片和視頻、紀錄片等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引發學生思考。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將提前找到“趙爽弦圖”展示在屏幕上,并進行學生是否認識這個圖,當得到學生的答案后,可以進行介紹。向學生講述,在2002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4屆國際數學大會上,“趙爽弦圖”是水平最高的全球性數學學科會會議,被人們稱為數學界的奧運會。而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圖,就是那屆大會的會徽。因為是漢代數學家趙爽為了證明勾股定理時繪制的圖,所以被后人成為“趙爽弦圖”。勾股定理是中國的教案,但是在國外被成為畢達哥拉斯定理。因為在大概2500多年前,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也證明了這一定理的存在。據說為了慶祝這一重要發現,畢達哥拉斯親自殺了上百頭牛宴請賓客,因此,勾股定理還叫做“百牛定理”。這一定理主要解釋的是直角三角形三個邊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在平面上的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加起來等于斜邊長的平方。通過故事的引入,可以讓學生對勾股定理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其加深對于勾股定理知識的印象,在以后解題過程中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三、基于教學,開展實踐
傳統的數學課堂,通常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不停地給學生輸出各種知識,學生在課堂中就像一個旁觀者,通常聽著聽著就開始走神,漸漸地跟不上教師講課的思路,越差越遠,從而對數學學科產生抵觸心理,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新課改中要求在組織教學時,要組織學生多觀察,多實驗,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設計一些需要學生勤思考多動手的情境。比如:在學習幾何相關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依據下節課要講的內容,在課下提前準備好幾何模型。因為幾何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將抽象思維和象形思維進行有機結合,所以在學習的初始階段,利用象形的圖形掌握抽象的概念是加速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之一。另外,在學習角平分線時,可以讓學生現在紙上畫一個角,然后進行對折,對折完成后用量角器量出兩個角的度數,總結出兩個折角和大角間的關系。在動手中探索出三角形平分線的特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探索出真知的成就,加深學習印象,強化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在數學學科的特征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數學學習中去。只有這樣,才能讓原本枯燥的數學課程活起來,讓學生愛上數學,愛上學數學。
參考文獻:
[1]晉家奎. 試論情境教學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 好日子, 2019(25):73-73.
[2]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