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
摘要:本文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新要求出發,分析基于“五維”思維品質培養的主題拓展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并從閱讀資源的開發和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兩方面進行研究,探索主題拓展閱讀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思維品質;主題拓展閱讀;高中英語
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旨在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英語教學應以主題意義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整合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從中發展技能,提升思維品質,促進多元思維。
根據新課標規定,除教材外,高中英語六級的課外閱讀量應該在15萬詞以上,七級的23萬詞以上,八級的35萬詞以上。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目前的英語教學大多只局限于教材,大多數高中生缺乏課外閱讀。因此,開發主題拓展的閱讀資源以及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非常的有必要。
1.2“思維品質”教學現狀
杜威說:“學習就是要學會思維,學校為學生所能做的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目前,部分教師還沒有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意識,他們認為語言技能才是最應關注的,對思維品質的內涵理解不到位,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為此,筆者嘗試就如何基于“五維”思維品質培養開展主題拓展閱讀進行探究。
2.基于“五維”思維品質培養的主題拓展閱讀資源的開發
2.1遵循發展規律,明確思維品質培養目標
高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逐步占優勢,辯證邏輯思維開始發展。根據學情,教師首先要確定思維品質培養目標,如觀察分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說,思維品質主要體現在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個方面,即“五維”,選編閱讀語篇時,要以培養“五維”思維品質為出發點。
2.2理解主題內涵,選編拓展閱讀語篇素材
拓展閱讀指圍繞教材某單元主題內容,拓展到課外主題相關的閱讀作品。語篇類型不局限于小說、新聞報道、報刊文章等,也可以是多模態形式的語篇,如圖片、音頻、視頻等。通過拓展閱讀不同類型的語篇,不斷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建構新概念,豐富人生閱歷和思維方式。搜集篩選素材時,要考慮主題的相關性、語篇的可讀性、內容的趣味性,以及對學生思維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個維度訓練的實效性,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選編合適難度的相關拓展閱讀素材。
3.基于“五維”思維品質培養的主題拓展閱讀教學設計
3.1通過限時任務鏈,訓練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主要體現在邏輯思維和用英文思維的速度,要提升思維的速度,教師可通過設計課堂豐富的教學活動形式,例如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關鍵詞串講故事等。例如在人教版B7U3 Under the sea單元主題學習時,筆者補充了主題拓展多模態語篇---電影《海底總動員》》片段,觀看后讓學生根據關鍵詞串講故事。此外,即興演講、復述故事、英語辯論等均有利于提升思維敏捷度。
3.2通過開放性討論,訓練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發散性思維或求異思維,表現為思維的廣闊和發散狀態,教學中就是“一題多解”的方式,比如鼓勵不同答案,即open question。閱讀教學中,可以設計頭腦風暴、小組討論、小組評價等活動形式。例如,在人教版B8U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單元主題學習時,筆者補充了Alice Moore自主創業的故事,先借助人物性格分析和故事結構圖(Character and Story Organizers)梳理文本結構,再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總結歸納成功創業的原因,最后小組討論是否同意觀點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3.3通過挖掘文本內涵,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主要指思維活動的抽象和邏輯推理水平,表現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問題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語篇文本,挖掘文化內涵,有助于發展思維的深刻性。例如,學習未來職業發展趨勢主題內容時,筆者補充了語篇Men in Female-Dominated Jobs,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社會現象Why are men flocking to the traditionally female-dominated jobs?進而使用PMI Chart ( Plus, Minus, Interesting)來討論More men work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的問題,這樣學生對于主題意義的理解就更深刻,思維能力也得到提升。
3.4通過創編展演,訓練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主要體現在思維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教學中要多鼓勵創新,多開展創編展演的活動,例如續寫故事、劇本表演、角色扮演和項目化作業呈現等。例如,在人教版B7U4 Sharing單元主題學習時,筆者補充了有關volunteering心理研究的語篇,進而進一步探索主題的意義,得出結論Helping others is a win-win behavior.最后讓學生動手設計“學雷鋒”活動策劃的海報,并帶領學生到戶外開展學雷鋒實踐活動。
3.5通過反饋評價,訓練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而進行客觀評價的能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思辨和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敢于質疑。例如,在人教版B3U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單元主題學習時,筆者補充了語篇Is Santa driving clean and green?,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圣誕節的文化內涵,并分析慶祝活動的利弊,進而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發展多元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又如,小組在續編展示故事時,可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反饋評價項目,對小組表現進行評價反饋,既要看到優點,又要找出不足,訓練學生觀察分析能力以及嚴謹思維的能力。
4.結語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抓手,教師要革新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為生所用。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度解讀文本,找到教學的切入點、語言的訓練點和思維的拓展點,設計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深度參與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魯子問.2015.促進思維品質發展的英語教學可能[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5.12.
[3]王雁.2002.普通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