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申立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設立美術學科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的興趣,通過美術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同時可以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美術學習的魅力所在。而在小學美術中,線描教學可以說有著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基于此,文章闡述在美術教學中線描畫的價值,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線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線描教學;策略
在中國畫之中也將線描稱之為白描,屬于素描繪畫的一種,其主要是通過單色線勾畫相應的物體。在線描中,通過對線在粗細、長短、虛實等筆法方面的運用,來表現物象的質感、運動感、形態、量感的一種方法,從而呈現給人們清晰、簡練的感覺。而在當今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線描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和相關活動開展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線描是進行美術學習的基礎,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未來的美術學習,同時通過線條可以帶給學生在視覺方面美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美的追求,繼而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
一、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線描畫的價值分析
可以說線描畫屬于具有明顯原始性、傳統性的繪畫方式,線描主要是通過線條的運用,針對不同的對象及其相應的形體機構進行描繪。在線描畫創作的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但是需要非常多種類工具,而通過不同種類工具的運用也會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而針對美術學科來說,基本的造型手段就是線條,與此同時,線條也是構成視覺藝術形象的重要基本性元素。藝術家進行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會通過線條繪畫語言來表現思想情感,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線描畫的應用價值也非常大。
首先,線描畫簡單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引導學生進行線描畫的繪畫,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繪畫習慣,并且穩固掌握美術繪畫的語言;其次,線描畫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體的結構;最后,在表現物體形態過程中,線描畫主要是通過線條來展現,而引導學生進行線描畫的學習和練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美術能力等。
二、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線描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尋找線條,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大自然中,可以說線條無處不在,學生可以隨處找到線條。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更善于發現線條,引導和提示學生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尋找線條。例如,一些物體是線條的形狀,如頭發、五線譜等。通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線條,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以往生活經驗,還可以同時鍛煉學生的視覺能力、思維能力,并且可以深入地體驗和感受線條的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入的發現美,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
(二)指導學生掌握線描畫的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美術學科較為陌生,從而如若想要學生更好的掌握線描畫的繪畫方法,就需要引導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基于此,學生才可以在線描畫創作中感到快樂,繼而更好地掌握相應繪畫的方法?;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為學生進行示范,在此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線描畫的創作。例如,在進行“魚”的素材的線描畫創作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自行先畫一遍,然后再對繪畫的要點進行講解,在此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繪畫,還要督促學生多練習,從而在練習中更好的掌握線描畫繪畫的方法、技巧等。而教師需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循序漸進,選用適合學生難度的教學內容,繼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
(三)根據學生的心理開展線描畫教學
根據小學生的繪畫心理發展特征,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應的繪畫心理發展階段也不同,從涂鴉階段開始,再發展到象征、意象表現、視覺寫生、客觀寫實幾個階段,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線描教學,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從而才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在不同階段可以對線條形成不同的感受,掌握更多的線描繪畫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低年級小學生教學中,首先要明確學生在這個階段屬于意向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觀察物體存在明顯的概念化、抽象化的表現,一般會通過夸張的手法來表現出給自己帶來強烈感受的部分,會將這部分內容畫得特別大且醒目。基于此,在這個階段的線描教學過程中,就不能要求學生按照結構、比例等進行繪畫,更不能用成人的審美和目光來審視這個階段學生的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作畫,表現出的是學生的純真且真實的內心,可以有效表達出小學生的天性。此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簡單的線條教學,如弧線、直線、波浪線等,或者集中基礎線條的組合,以此為主開展教學和練習,與此同時,這些教學和練習最好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展開,通過游戲的應用,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另外,教師選擇的主題也要貼近生活,或者是開展可以讓學生無限想象的主題教學,如《我在空中飛》等。
而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正處于視覺寫生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的學生思維開始從平面朝著立體空間進行過渡,在這個階段的學生進行繪畫創作中,更加注意刻畫細節,力求具體,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真實的情況。在這個階段中,針對學生的繪畫要求也可以從平面向空間進行延伸,還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加入透視關系的表達,以及比例相關的知識內容。但教師切記不能將美術教學變成只注重技巧的課程,應該秉承視覺性、實踐性、愉悅性、人文性等原則,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融入美術創作的形式。
(四)提升線描教學課堂的趣味性
既然教學的對象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要努力構建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且和諧的教學課堂。在傳統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一般只是進行“滿堂灌”的教學,雖然這種教學課堂有著井然的秩序,但卻沒有任何樂趣與活力可言。殊不知在小學階段,原本學生對于美術課堂有著較高的興趣和熱情,但這些都是應該以和諧、有效的課堂作為基礎,基于此,教師應該充滿人文關懷,同時積極應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顛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室的限制,在繪畫中融入生活的元素,并同時將繪畫融入到生活之中,從而就可以在實際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出現“過度興奮”的情況,還可以促使學生在快樂中進行學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線描畫的創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