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靜
摘? 要:文化離不開生活,教育也離不開生活,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中感悟出來的,經過長時間的傳承和演變,形成了人們現在所接觸到的傳統文化。雖然時代在改變,但是傳統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在現在的時代中是依然適用的。傳統文化如同民族的靈魂,蘊含著不屈的希望與力量,傳統文化是民族發(fā)展的原動力,給人們勇攀高峰的斗志與毅力,傳統文化仿佛是一座溝通世界的橋梁,傳遞給世界溫暖與色彩。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呢?本文就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作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
一、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要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接觸比較淺,因此,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把傳統文化和實際生活相聯系,來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調查了解特有節(jié)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藝術及淵源;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文選典籍,并初步了解古代飲食文化、節(jié)令文化、革命文化等傳統文化形式;考察名勝古跡與由來、歷史名人和遺跡、某些地名的由來;考察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特點;訪問民間藝人,了解傳統工藝。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又能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
二、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要做素材構建
寫作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主要的方式就是以傳統文化為主題,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又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鼓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搜集相關資料。搜集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傳說人物”“成語故事”“歇后語、諺語”“歷史人物事跡”“中國傳統節(jié)日傳說故事”。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選擇性地提煉主題,運用語言表達出來。作文時,當做素材構建敘事、抒情、議論幾種表達方式結合的文章。
三、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要選文化精髓
按照“名著導讀”“經典誦讀”“美文選萃”的體例,設計以下幾個板塊:作者介紹、內容提要、注釋賞析、欣賞點評等。選文以儒學文化的精髓“仁、義、禮、智、信”這樣的社會正能量構建教學的核心內容,同時兼顧近現代涌現出的精美篇章。力求濃縮精華、體現中華文化神韻,拓展視野。
接著,由學生自選主題嘗試作文。比如在寫人敘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中國的孝文化呈現出來,作為一次寫作的主題,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這種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不僅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還能夠促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進行理解和分析,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情況,將傳統文化傳承。
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本研究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做了許多嘗試,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寓于作文教學中,讓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綻放美麗。
參考文獻:
[1]李清泉. 作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意識[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9):14.
[2]趙玲. 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 考試周刊,2018(04):29.
[3]曹銘珍. 傳統文化在寫作教學中的傳承與滲透——由一道作文題材料引發(fā)的思考[J]. 課外語文,2018(34):142-143.
[4]于秀敏. 淺談傳統文化在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 中學語文,2017(12):118-119.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