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素娥
【摘要】在當前社會突飛猛進的不斷發展中,人們對于小學數學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模式也由原來的只注重教師講課,看中學生的分數逐漸轉變為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去感染學生,并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這種新課堂的改善,不僅加深了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體驗程度,還讓小學生逐漸體驗到了教學的靈動性.教師積極地運用靈活的方法對學生展開多種核心素養的“靈動課堂”教育,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對于探究數學課程的欲望,還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對于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靈動課堂
一、引言
時代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教育問題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們應該積極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改變自身的教育模式,不再堅守以往教學中只以教師為主要講解中心,完全忽視課堂氣氛,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習的積極性.新時代對于小學數學教師的根本要求就是努力發現創新的思路,積極引進新的教育方式,不斷培養核心素養下對于小學數學靈動性課堂的教學探究,這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還能夠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數學靈動課堂的現狀
小學階段是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階段,國家逐漸注重對小學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部分小學教師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學習分數,而忽略了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靈動課堂的構建,使得部分學生對于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甚至有的學生還出現了厭煩心理.因此,教師應該不斷突破自我教育模式,發掘新的適合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和課堂的高效性,還能夠為學生今后的長遠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該逐漸運用多種不同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而構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靈動課堂,以適應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化.教師還應該從單純地向學生傳輸知識和概念的教學中逐漸過渡到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中去,努力擺脫以往“說教式”“被動式”的教育模式,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靈動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努力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學習先進、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讓小學生的課堂真正充滿“靈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數學靈動課堂的意義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學科,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體系下,教師必須善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力,培養學生靈動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可以促進其在小學這個啟蒙階段逐漸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對于培養學生綜合性的邏輯思維具有深遠的意義.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必須加強重視程度,努力實現在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數學靈動課堂的可實施性,讓學生養成運用數學思維看待問題的習慣,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以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在當今教育理念日益革新的社會狀態下,教師打破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逐漸重視學生知識和理論等其他多方面的發展,讓學生在取得良好分數的同時,對數學知識也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迎合國家教育的需求,這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在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數學靈動課堂,既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數學知識,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同時在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發揮靈動課堂的作用,為其創造一個美好的小學時光.
四、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數學靈動課堂的策略
(一)創建和諧師生關系,促進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靈動課堂的進展
對于小學生而言,受其年齡和認知能力的限制,他們一般很難做到注意力集中地對待一件事,他們一般比較活潑好動,對于新鮮事物存在好奇心,也很容易在課堂上“溜號”,思緒容易轉移到別的事物上面,面對這個問題,教師只是一味地對他們進行批評,完全忽略學生的感受,容易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逆反心理.教師應該努力尋找其他的方法,培養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覺到在課堂上等于在和朋友對話一般自然親切,這樣教師傳輸知識就變得簡單容易些.比如,教師在教授“位置”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以游戲的方式,抽取幾名學生上臺和老師所在位置進行對比,以此講解上、下、前、后、左、右.學生們可以隨便轉換位置,和老師形成對比,這樣教師輕松愉快地就將靈動課堂展示到學生面前了,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這種方式比起以往教師僅僅以概念式的說教方法,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教師不僅從學生的意愿著手,讓學生愿意學習數學,更加構建了一個良好的數學氛圍,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積極主動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逐漸沉浸在數學的核心素養下,這為構建小學數學靈動課堂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1]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構建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靈動課堂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講究一定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乏約束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在,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比如,教師在教授“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開展一個手工剪紙課堂,為學生準備一些彩色剪紙,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將其剪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等.同學們也可將自己剪成的長方形、正方形制作成長方體、正方體.這種靈動性的課堂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性,學生根據自己制作的圖形,對于本節課所學知識有了一個系統的、全面的認識.教師不僅有效地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將核心素養引入進來,還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進行教學的同時讓學生對于數學概念有了全新的認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所學的數學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設計合理而具體的教學目標,從而展開教學計劃,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對于構建靈動課堂同樣起著積極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