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倩云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提煉與考驗,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中保留下來的文化精華,其蘊含著獨具中華特色的道德規范、行為規范以及思想風貌,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確世界觀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學中的價值及滲透。
◆關鍵詞:傳統文化;德育;教學滲透
1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
1.1傳統文化是德育教育的媒介
在傳統社會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是以傳統文化作為媒介的。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正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每個學校都應該重視這一點,圍繞它進行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設計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并及時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程度,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營造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1.2傳統文化能推動德育教育
自古以來,傳統文化中的“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德育的探索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以德立教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需遵循的重要原則,德既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又能推動德育教育的發展。
2傳統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措施
2.1有效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比重
德育教育的教學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教學,還要依靠教材來展開。教師的教學工作要立足于教材,深度的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注重教材內容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就目前教育現狀來看,德育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比重雖有所增加,但教師也要著意在日常德育教學當中有效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進行融合,從而讓學生在受到德育教育的同時還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傳統文化,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家長都比較年輕,且受過高等教育,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推進,許多的西方文化不斷滲入并充斥在我們生活與學習當中,所以他們會不自覺的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西方的文化,而且年輕的家長們是有一定的從眾心理的,他們會認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比不上西方文化,所以他們會讓自己的孩子選擇學習西方的文化,甚至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們會選擇送孩子出國學習。其實,不管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還是西方的外來文化,它們都是有一定的優點的,而且也都存在缺點,因此,我們要做到并不是排斥我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而應該將西方文化進行合理的轉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其有效的融入到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因為縱觀歷史,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具有很好的包容性的,正因為如此,我國的文化才能夠傳承五千年,所以,教師可以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合理的增加我國傳統文化的比重,從而讓學生可以在樹立正確的、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同時,還能夠學習的我國的傳統文化。
2.2提升教師素養,強化優秀傳統素質
全面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推行多年,在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發展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因受應試教育影響,包括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內的整個人文教育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冷遇。即使思想政治學科以及語文或者其他學科的教師可能已經意識到優秀傳統文化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因為專業限制,相當數量的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本身缺乏足夠的了解。
在這樣的教學現狀下,為使前者全面融于后者,教師需從根本上認識到這方面的不足,并采取切實可行性措施,不斷通過教師培養、再教育以及教研會、網絡遠程學習以及碎片化學習等等,有效來提升自己在優秀傳統文化及其融于德育教育課程的認識與水平。
2.3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動,優化德育方式
首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老師在課堂教學前,要深入了解教材,針對富有傳統文化內涵的課文,營造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環境。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相關的傳統文化通過影視頻的形式來呈現。通過多媒體手段,將靜止化為動態,將抽象化為形象。用游戲教學或者模擬情境來優化德育方式,保證德育教學效果。例如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我們學習陸游的《示兒》,通過視頻,我們了解陸游的一生和時代背景。體會陸游滲透在古詩中的愛國主義精神,體會愛國主義情懷。再如學習《愚公移山》一文中,兩座大山擋住了愚公的家。但是愚公卻沒有放棄,認為通過子子孫孫便可以實現移山。我們可以通過歌曲“愚公移山”更加直觀的感受愚公自強不息,奮斗不止,不畏艱難的品格。通過視頻音樂等方式來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動,將德育活動變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從而促進德育的不斷深入。
3知行統一,切實落實傳統文化
德育教學中要注重文化相互滲透,傳統文化可以說是民族精神的進一步外延,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傳統文化可以以故事形式進行學習,也可以以實踐的方式傳達給學生。為此,在德育課堂教學當中,可以為學生營造走進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通過模擬情境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感知體驗,強化學生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并在課堂學習當中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優良素養,這些可以成為教育教學的資源也可以,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例如在學習中華文化根德相關知識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利用假期這個時間去參觀博物館,在課堂利用課堂中所熟悉的內容,在博物館當中真正的進行有所認識,從中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傳統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從這些鄉土資源的方式,也能夠真正的將傳統文化滲透的德育課堂之中。只有這樣,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價值和魅力,進而在各種各樣的活動當中應用自己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知識內容。
4結語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學的滲透需要重視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與德育作用,讓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致力德育教育,不斷提升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武春雷.在中小學德育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吉林教育,2019(23):1.
[2]楊新建.小學德育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J].科普童話,2019(29):33.
[3]李秀梅.小學德育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途徑微探[J].內蒙古教育,2019(3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