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玉
◆摘? 要:本文主要從農村中學勞動實踐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闡述說明。勞動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并且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是勞動課程當中的根本需求,對于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有著主要的意義。勞動實踐教學可以堅持發展在“做中學”以及“學中做”的理念,加強勞動實踐教學,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理念,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農村中學;勞動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實踐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逐漸應用,無論是社會還是教育,都更加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理念的提出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科技創新也在快速地發展,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緊迫。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勞動教育,不僅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更要不斷強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勞動實踐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一、當前勞動教育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對勞動教育的認知不足
當前初中勞動教育不足主要表現在勞動教育過于淺顯,片面化以及公理化。首先,對于勞動教育的膚淺主要表現在學生在家中只管看書寫作業,其他的家務都由父母理所當然的承擔,在學校也是如此,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勞動的理解出現偏差。其次,勞動教育的片面化主要表現在智力上,只是單純的看到了勞動的外在形式,從而忽視了勞動的內在教育價值。在傳統的勞動教育當中,教師只是將教學的內容作為中心,這樣雖然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但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存在較大的問題。
(二)勞動教育忽視了育人價值
勞動教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人類社會的諸多知識,文化以及制度都是在不斷的勞動實踐當中所得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大會上這樣說過,“想要在學生群體當中弘揚勞動精神。引導學生崇拜勞動,尊敬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高尚道理,長大之后可以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勞動實踐教育當中,對勞動教育的內涵理解過于片面化和機械化。其中主要表現的形式就是有的教師將勞動作為懲罰或者體罰的手段,又或者單純的將勞動教育理解為進行體力勞動活動。這種對勞動實踐教育的單向理解往往會導致學生對勞動實踐教育的誤解,讓學生不能很好的參與到勞動實踐中來。
二、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一)日常思政與課程思政結合 培養學生爭正確的勞動觀念
現階段的初中學生對勞動的認識并不充足,我們應從勞動教育的相關課程出發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目前大部分的學校都沒有設置單獨的勞動課程,所涉及到的勞動主要是在思想品德課當中。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課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并且勞動教育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對于思政課程來說,勞動教育并不是里面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內容,如果想要單獨依靠思想品德課,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簡直是空談。因此應當通過專業課程的思政以及日常思政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這樣更加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其次課程思政所指的就是全員、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課程與思政理論進行相互結合,從而形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傮w來說就是將勞動教育的內容覆蓋到所有課程當中,包括核心課程,從而保證課堂的教學不再以灌輸知識為主,以育人培養為目標,促進課程與勞動實踐的項目結合,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及勞動觀。
(二)激發情感 培養學生興趣
在勞動實踐課程當中應當以“趣”開頭,從而進行不斷的點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1.欣賞作品,激發興趣。例如在《做帽飾》勞動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拿出各式各樣不斷形狀以及顏色的帽飾,例如青蛙、熊、狗等等,并請學生在臺上進行佩戴,之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畫出不同的動物形狀來做成帽飾。許多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得到了借鑒以及啟發,之后就會制作成為精品的帽飾。在顏色搭配到圖案的構成上體現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當學生在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之后就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2.設計趣味,巧妙加工。例如在賀卡制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何讓賀卡變得更美?比較誰的動手能力更強?”這樣的語言引導就會讓學生感受趣味性,并且提升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勞動實踐的選題要具有創新性
在進行勞動實踐教學時,所選擇的題材還應當具備一定的操作性、實用性和創新性,要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題材進行分組設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舉例來說,在學習有關《木工》的內容時,可以結合貼近學生生活的項目,比如說制作便箋夾,并在此其中學習有關木工的知識,避免對照文本的內容出現枯燥的現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在進行遞進制作復雜的項目,從而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加充實的木工基礎,并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主要包括了用途、方式以及要領,進而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及技術技能的培養目的。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當中的勞動實踐教學應更加注重從書本知識當中激發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可以運用創新思維來觀察周圍的世界,教會學生多動腦、多動手,使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從而為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衛忠.試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07):42-43.
[2]唐艷標.如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創新性學習能力[J].第二課堂,2020(01):86-88.
[3]孫立輝.淺談綜合實踐教學中小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J].中華辭賦,2019(05):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