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涵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將進行改革和調整,如何創新課堂體系、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已成為數學教師面臨的關鍵性問題。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關鍵在于借助于合作教學、信息化技術等高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進入深入學習狀態,最終打造出高效的數學課堂。基于此,本文從當下初中數學教課堂的現狀出發,提出了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學手段傳統、教學理念守舊,學生積極性普遍不足,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自主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導致數學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數學教師要深刻意識到當下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探析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時轉變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極大的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一、初中數學課程的現狀分析
當下初中數學課堂仍是采用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未深刻領會到新課程改革的內涵,課程模式更加傾向于模式化和程序化,更加注重公式的灌注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實際應用,且數學公式、定理傳授較多,推理、探究過程較少,學生思維遭到限制,數學教學效率難以提升。其次,數學數學老師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傾入到理論知識和習題講解當中,一味的提升學生的成績,嚴重忽略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等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實際知識應用水平和獲取的數學知識不相匹配,公式、定理記憶十分嫻熟,但實踐能力和邏輯能力較弱,一旦放到實際問題中,學生難以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熟悉的數學問題,面對解答題不知如何下手,數學教學尚未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與構建策略
1.注重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打造出高效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教學設計具有很多優點,它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清晰的教學思路,為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指明方向,進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積極投入到自主探究中來,根據實踐目標和課程內容,充分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全面整合實踐教學素材,讓教學實踐能得以有效開展。教學實踐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連續性和層次性,以保證課程教學能夠持續化、有序化開展。
2.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在教學設計之后,教師借助于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探究狀態,讓每一位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進入學習狀態,讓教學能夠真正面向每一位學生。如在湘教版九年級下冊“二次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先利用案例進行課程導入:設矩形花圃垂直于墻的一邊AB長度為Xm,先取X的值,得出矩形的另一邊BC的長,然后得出矩形的面積為Ym,分別設AB長度為4.5.6.7,BC的長度為2,算出面積Y,學生通過計算發現,當AB的長度確定后,面積Y也隨之確定,這一關系稱為Y是X的函數,這時學生對于函數的概念已經初步確立,并進入學習狀態,然后教師讓學生看書第二頁,通過觀察和概括函數y=6x?,d=n/2(n-3),及y=20(1-x)?,這時教師讓學生分為數個小組,3到6人為一組,探析以上函數關系式有何關連,有什么共同特征,這時學生通常會積極探討,在探討中總結出二次函數的定義,其探究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形成,整體教學氛圍顯著提升。
3.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學習在當下較為流行,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教學手段。總結以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進行教學設計,系統性、層次性的展開教學。比如在“平行四邊形”的教學時,教師用多媒體給出幾幅不同的四邊形圖,然后提問:“同學們請觀察圖片,這是什么圖形?”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道:“平行四邊形!”這時教師再提出問題:“不錯,那么同學們既然知道是平行四邊形,知道它的面積怎么算嗎?它的性質又是什么?請同學們探究一下,看哪個小組總結出的性質又多又快。”通過教師的一系列引導,小組學生競爭意識大幅度提升,迅速積極參與談論,有的小組從圖中得出“平行四邊形的上下兩底平行”,有的的小組則積極查閱資料得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等”的結論,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這組表現得很不錯,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而且性質都很對,那還有沒有其他小組有不一樣的認識呢?”班上其他小組同學在得到老師的認可后,會極大的激發他們參與意識,小組代表們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下,打造出高效的數學課堂。
4.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元化教學內容。
多媒體的出現為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指明了方向,針對初中數學課堂低迷、師生交流較少的現狀,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豐富教學形式。例如在湘教版九年級上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進行一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展示,然后用電子白板進行問題展示:“你能分辨出哪個是銳角三角形?哪個是直角三角形嗎?你是怎么判定的?”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全部置于電子白板上,在看見問題后通常會積極和同學進行探究,通過教師、電子白板及學生三者的交互,構建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利用多媒體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將重心置于創建良好的數學交流環境上,以有效的拉近學生和教師間的距離,學生存在疑問能立即向教師詢問,教師也能當場作出回答,兩者通過多媒體這一介質相互溝通,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三、總結與展望
綜上,當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和模式化,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缺乏自主探究的陣地,亟待教師總結以往教學的得失,多元化教學體系,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創新,積極采用多媒體、合作教學,構建出百花齊放的數學課堂,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科軍.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初探[J].學周刊,2020(22):19-20.
[2]張亞林.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J].科普童話,2020(2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