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通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初中教學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在核心素養培養等方面已經力不從心,尤其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基本沒有給學生留出探究空間,教學效果自然難以提高。本文分析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意義,然后總結了幾點教學措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小組探究
初中生第一次接觸物理,雖然感覺陌生,但是好奇心旺盛的他們對學習物理有著極大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小組探究等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活躍,給學生帶來更加多樣的學習感受。
一、為何要采用小組探究式教學
(一)能夠最大化利用教學資源
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核心的學科,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并利用自己的發散思維,科學合理地進行假設、猜想并通過自主探索驗證結論或者解決問題。這不僅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物理知識基礎,還需要他們主動探究,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才能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相對于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顯然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探究更能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同時,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用于實驗的材料和器材也相對較少,很難讓每個學生都獨立完成實驗,而小組探究則能讓每個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接觸實驗器材,通過親身實踐去感受物理現象,了解背后的原理。在利用教學資源這一方面,小組探究顯然具有較大的優勢。
(二)改善學生興趣不高的現狀
初中物理教學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細碎、抽象的知識讓學生感到困難重重,再加上教師枯燥的知識講解模式,讓好奇心旺盛的學生也很快失去興趣。如果采取小組探究的方法,可以給學生創建自由發揮的空間,而不是由教師主導全部的教學流程。與同學互幫互助、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自由表述意見,還能從小組成員處得到反饋,不同學生的不同思維給他們帶來了認知沖突,引起他們的反思和深入探索。整個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學生們在融洽、輕松的氛圍內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和成就感,物理教學的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二、如何提高小組探究式學習的應用效果
(一)合理分組是改善教學效果的前提
大部分教師對小組合作探究的作用都有一定認識,而學生對這種寬松、活潑的學習方式也比較青睞。但是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分組不夠合理,每個小組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物理基礎和認知能力,諸如性格等要素也會影響學習效果,如果不能做好規劃和協調,小組成員之間甚至會產生矛盾,嚴重影響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為了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跟上集體的節奏,就要通過科學分組照顧到所有學生,達到學有所得的教學目標。比如每個小組中都要有學優生和學困生,讓每個小組的平均水平盡可能接近,學優生幫助學困生,積極性較高的學生幫助對物理興趣一般的學生。每個小組都要有一名小組長,負責發布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以及在學習結束后總結和匯報。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抽選學生回答問題或者發表意見,盡可能給所有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小組探究結束后,讓小組長公布探究的結果,結合小組成員的具體表現給小組打分,特別要鼓勵那些表現積極的學生。通過這種合理的分組方式,給予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即便物理底子比較差,也能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物理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合作意識。
(二)小組討論是小組合作探究的關鍵環節
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后,學生解決問題主要依靠的就是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最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是目前小組討論的實施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讓學生探究的問題缺乏價值,一些難度過高的問題即使是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很難解決,這樣的問題用于小組討論注定難以收獲效果;還有教師不注意組織和引導,小組合作探究開始后,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毫無課堂秩序,出現和自己不同的想法之后,有的學生固執己見,有的學生互相爭論,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維持秩序上,教學自然就沒有效果。對于教師來說,除了在備課時設計好適合學生的問題,還要注意課堂上的組織和引導,一定要學生維持平和的心態,對表現較好的學生做出鼓勵,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小組成員合作探究,小組之間和平競爭,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
(三)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重難點問題
眾人拾柴火焰高,對于一些重難點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往往比“單打獨斗”效果更好。比如在講授光的折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在水杯中放置硬幣并變換視角,學生很快就發現自己能看到兩枚硬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討論,利用自己的發散思維去探究原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教學方式,教師要通過合理設置小組、引導學生做好小組討論以及解決重難點問題等途徑,切實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琳,黃金娣.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小組探究式學習的開展[J].好日子, 2019, 000(011):P.1-1.
[2]楊平.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方法[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 2019, 000(008):1-1.
[3]陳文算.初中物理課的互動教學策略分析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20(2):002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