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勤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各項事業都在飛速發展,特別是教育事業。學生真正的學習生涯是從小學開始的,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小,對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還不健全,而對外界又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充滿探索的欲望,模仿力也很強。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發展,素質教育在現今教育中占比很大,培養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勢在必行。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在今后的發展中少走彎路。但是現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使這節課的設置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本文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提高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小,學習能力強,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有了正確的認知就有利于小學生今后對各事物的看待與處理,也就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2.有利于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
小學生正處于對許多事物的做法正確與否的懵懂階段,教師與家長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多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知道怎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是可行的,怎樣的行為是錯誤的不可行的,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
3.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在小學階段學習道德與法治課,學生對許多事物有了正確的認知,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這為他們今后的發展避免了許多誤區,不會不知其不可而為之。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
受教師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們大都是“唯分數論”,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升學率,認為道德與法治建設無關緊要,甚至又是會占用道德與法治課,來上其他學科的課程。還有就是教師“注灌式”教學,把內容一股腦地塞給學生,卻不關心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枯燥的課堂教學方式,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學習氛圍大打折扣,學習效率低下,無法達到設立這個課程預期要達到的效果,收效甚微。
2.教師的形式主義教學
我們都是讀過小學的,那么肯定會知道學校和教師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重視度很低,因此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大多草草的將這節課上了就好了,教學內容形式化。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教學缺乏目的性,上課內容不詳細且雜亂,按步就搬的教授書中內容,不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對這門課的認知不高。而老師的教學態度也會影響學生的上課態度,老師形式的教學,影響學生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學習。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對策
1.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
道德與法治教學如果只用文字教授對小學生來說是生澀難懂的、抽象的,學生在上課時提不起興趣難免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師應利用生活的例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盡可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節約水資源》為例,教師們可以先運用多媒體通過視頻和圖片等形式,講述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案例,接著播放缺水地區,水資源的珍貴,形成鮮明對比,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過來,繼而重視到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接著拉回到身邊的例子,講授學校中浪費水資源的例子,呼吁學生節約水資源,珍惜水源,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的課堂教學就發生在身邊,是學生們可以做到的,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參與度,積極參與到節約水資源的行動中去,養成良好的品德。
2.教師應該讓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教學中教師們應該把道德與法治教學與日常生活中密切結合起來,注意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多元化,盡可能多的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切實的參與到優良品德的培養,讓學生體會到道德與法治是就存在我們身邊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這樣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參與度。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例如,教師可帶領學生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幫助他們擦桌子、掃地等等。經過這樣的實踐德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教師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氛圍的培養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道德與法治氛圍的培養,在黑板報上寫上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在墻壁上張貼相關的標語、名人名言等等;每周開班會講授關于道德與法治,進行一些趣味性活動的等。通過這些形式,讓學生們耳濡目染,每天生活在良好的道德與法治的氛圍中,不斷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有利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四、結語
小學生正處于形成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因此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創新教學方式,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多元化與現實化。但目前許多學校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并不重視,因此教育改革仍需要加大力度,教師們要嚴格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尋找出有效的教學對策,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吳周澤.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亞太教育,2019(8):19-20.
[2]魏軍輝.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轉型的思考: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9(11):24-26.
[3]宋金花.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分析[J].華夏教師,2019(19):42-43.
[4]劉洪冉.試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要著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44-45.
[5]羅暉.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多元課堂——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吉林教育,2020(3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