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房
◆摘? 要:自制教具是對小學科學現有教學資源的一種補充,自制教具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簡單的特點。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穿插運用,不僅有助于對小學科學教學的優化,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有助于小學科學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小學科技教師應該對自制教具的穿插運用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發揮自制教育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自制教育;穿插運用;小學科學
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將科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具體的呈現在小學生的面前。特別是自制教育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更是不可小覷的,其不僅有效的彌補了與教材內容相配套教具存在的不足,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思維。任課加深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穿插運用自制教具,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一、自制教具穿插運用于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最大動力,好奇心則是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起點。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普遍比較喜歡親自動手制作一些東西。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穿插運用,為小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和便利條件,因此,很容易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穿插運用,任課教師需要以科學實驗為基礎,引導小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通過積極的動腦思考,親自動手制作科學教學的教具,這樣不僅可以彌補傳統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同時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有助于小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小學生在制作科學教學教具的過程中,部分科學教學教具往往僅憑借自己的思維和能力很難更好的完成。這時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合理的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引導小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通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具的制作[1]。這樣更加有助于小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二、將自制教具穿插運用于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一)運用自制教具創設科學教學情境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任課教師若想充分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就需要運用自制教具創設科學教學情境,給小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促使小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和魅力所在。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講相關聲音方面的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可在正式教學前將小學生組織在一起,與小學生一同制作教具。首先,可以引導小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隨后,任課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利用這些費用物品自制樂器。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可以以同桌為單位,將小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小組內一名小學生使用自制的樂器演奏,另一名小學生將耳朵靠近樂器,去聆聽聲音,并感受樂器振動的頻率。隨后,任課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呢?通過問題的設置有效的調動小學生的思維,小學生完成小組內討論和探究后,任課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大膽的闡述自己的想法,最后,任課教師需要進行總結,并引出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這一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還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二)利用自制教具突破教學難點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無論是動手操作能力還是思維能力都還尚未發展成熟[2]。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一些比較抽象的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小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任課教師可以適當的利用自制教具突破教學難點,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的呈現在小學生面前,以此降低科學知識的學習難度,這樣更加有助于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空氣在哪里》一課時,該課時的主要教學任務是促使小學生了解空氣和空氣的特點。在傳統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中,任課教師通常都是直接對這一科學知識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小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位置,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學課堂比較枯燥、乏味。為了彌補傳統小學科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這一不足,任課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東西制作成教具,像吊瓶和滴管,當吊瓶中的液體從滴管滴出時,在滴管內通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氣泡。這時任課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些小氣泡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多數小學生都知道是因為空氣進入形成的,這時任課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總結空氣的特點。這樣小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這一科學知識。
(三)注重加強對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小學科學教師在穿插運用自制教具開展科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加強對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3]。當小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后,任課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親自動手制作科學實驗所需要的教具,以此有效的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熱情和探索欲望,從而實現小學科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任課教師不可以局限小學生的思維,對小學生提出過多的要求,例如:使用何種東西制作教具,教具的外形等。應該鼓勵小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自行制作教具。這樣更加有助于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穿插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對科學知識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還有助于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并且還有助于增強小學生合作精神。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創設科學教學情境,增強小學生的切實感受,還可以利用自制教具突破科學教學難點,加強對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以此充分發揮自制教具的重要價值,實現小學科學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姜濤.基于創新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具制作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1):190+217.
[2]蘇文建.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探究有效性的創新應用[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32(11):62-64.
[3]孟洪瑛,王淑娟.論自制教具對小學科學探究教學的促進作用[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5,3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