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我國教育行業提倡不斷進行體制改革與創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核心素養。初中教學是學生在學習的重要階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小學基礎知識進行延伸,并為高中知識夯實基礎。因此,初中課業的教學非常關鍵,而物理作為初中教學中的必學學科,對學生的理科文化水平的建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物理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時,處于農村學校的學生受經濟環境、教學設備和教師水平等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初中階段每個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針對這一現象分層教育的施行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層教學;實踐
物理學科的學習在初中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應用能力都不一樣。隨著物理知識的學習深度不斷提升,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就更加明顯,嚴重的影響著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習興趣。因此,分層教學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對這一現象進行改善。
1分層教學概述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的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提高。它是將學生按照智力測驗和雪夜成績分成不同的班組,教師根據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教師根據物理學科的教學大綱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對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開展,由此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基礎上也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習成績與核心素質。
2初中物理學科學習現狀
2.1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
據調查,在我國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百分之八十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最基礎的在課上的學習過程中上課注意力不能夠集中,開小差,對課堂的參與度不高這些現象的發生。物理知識的學習是具有較強的連貫性的,前一部分沒有跟上就會導致后面關聯知識難以理解,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越落下的基礎知識越來越多。
2.2基礎知識欠缺和環境因素影響
在物理學科學習中,就是將關系知識運用到題目當中,但是其中有很多同學對課上學習的基礎知識的掌握都非常欠缺,在做題時不能合適的運用相關基礎知識進行審題分析,不能對基礎知識很好的應用。據調查,我國多數農村學校的學生由于師資水平相差較大,教學設施嚴重缺乏等等,學生的文化水平更是相差甚遠。
2.3智力因素影響較大
在初中階段,學生處于生產發育的階段,這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就明顯表現出來。尤其是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其中有些女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認真且學習態度與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但是往往在接受能力和思維反映能力比較慢,導致學生成績不能有效提高。相反,有些學生的思維非常敏捷,接受能力也較強,與之學習成體提高較快。
3初中物理學科分層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1分層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國施行義務教學,小學和初中都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從小學直接劃片招生進入中學進行學習,這也使得學生之間的學生成績和學習能力有較大差異,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一個班級中學生眾多,教師都采取統一授課并且統一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但是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導致教師的教學進度不容易掌握,教學進度較快的話會使得基礎薄弱接受能力慢的同學跟不上,嚴重降低了學習興趣。教學進度比較慢的話會使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學習得到很好的發揮,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在學習中體會不到帶來的挑戰與樂趣,也會降低學習興趣。因此,分層教學的開展在初中物理課程中開展是非常必要的。
3.2分層教學的可行性
首先分層教學的開展符合我國新課改的要求,我國推行教學體制改革,分層教學就是對傳統教學的體制的改革。在學校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分層教學中注重課堂情境的創設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升,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有了較大的改革。其次分層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并且分層教學是從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分析創新得來的新的教學模式,符合國家對課程改革的要求。
4初中物理學科分層教學實施的策略
4.1學生分層
將學生根據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分成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甲層:成績較好,能力較強;乙層:中等偏上成績,接受能力一般;丙層:學習成績較差,接受能力較弱;丁層:學習較差,且不配合學習。其次將部分農村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分為整體一個等級,針對農村學生基礎較差的情況進行重點的基礎知識教學。利用較為標志性的題目對學生進行分層,例如:甲、乙兩電機并聯在同一電源上,各有開關控制,甲電阻是乙的4倍,要兩電機產生同樣多的熱量則應:()A、甲通電時間是乙的4倍;B、乙通電時間是甲的4倍;C、甲、乙通電時間一樣長;D、不知道額定電壓無法比較;利用這種類型的題目將學生答題結果進行分層。
4.2學習目標分層
教師依照教學大綱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分層。例如初中物理粵教版中《探究歐姆定律》對學習進展較慢的丙層和丁層同學來講首先掌握怎樣認識電阻和探究歐姆定律作為學習目標,對于如何對歐姆定律進行應用定為學習能力較強甲層乙層的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授課學習。
4.3教學分層
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分層將甲乙層學習為統一單位進行授課教學,丙丁層學生為統一單位進行授課教學。例如初中物理粵教版中《電能與電功率》進行教學時,對甲乙層學生教學時在進行教材基礎課程的講解之外多延伸一些相關課外知識,如怎樣使家用電器正常工作?對丙丁層的學生著重講解燈泡的電功率和電流熱效應跟電阻的關系浙西而基礎知識的講解。
5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初中物理學科學生的學習現狀應用分層教育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分層教育適應了教育部門施行教育體制的改革。
參考文獻
[1]翟繼彬,鄭富.中學數學物理融合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10-12.
[2]王一彪,孫青.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演變、價值、問題與對策[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1,19(0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