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華榮
【摘要】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健康的體魄、運動的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為學生未來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文章分析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素質拓展訓練;現狀;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這門課程在各個階段都未受到重視。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只是以教條化的方式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體育運動技能,并沒有有效地貫徹體育思想和精神。小學階段是塑造學生人格、健全學生品質的關鍵時期,但是教師未正確地把握、合理地使用教學方法,難以提升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也使得素質拓展訓練難以得到落實。
二、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第一,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度不高。體育這門課程在小學階段一直被教師和學生認為是副科,不會影響到學生總成績。一般情況下,小學階段每周只有一兩節體育課,很多學生都將體育課當成休息時間,并不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師要求的活動中,一遇到有關挑戰生理極限的相關訓練時,學生就會退縮,找各種理由不參加活動,使得體育教學活動難以開展。
第二,體育教學方法比較落后。目前,很多體育教師并未積極落實新課改的要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體育課程中,有很多技巧需要教師不斷講解和學生不斷練習才能掌握,而講解是一個非常枯燥的過程,教師在這個環節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開小差,難以真正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在開展訓練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師不能及時指導,只是簡單交代。整個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在走形式,必然會影響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態度以及最終的體育教學質量[1]。
三、素質拓展訓練的基本闡述以及重要性分析
(一)素質拓展訓練的概述
素質拓展訓練實際上就是指基于核心素養的引導,優化傳統的教條式教學方式,針對學生以及體育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有效地結合教學內容以及相關活動,在趣味性、多樣化的課堂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團隊能力等。這個過程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徹底顛覆,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并不斷超越自我。
在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時,教師應遵循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課堂的趣味性原則。所謂主體性原則,是指在課堂中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情感、性格為主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尊重每個學生的選擇。趣味性原則是指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或者鍛煉的興趣。學生只有對體育產生興趣,才愿意積極地融入課堂活動中。教師在設計相關活動時,可以采用情境法、游戲法等方式,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2]。
(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安排一切活動。在傳授相關技能時,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融入素質拓展訓練之后,教師更加注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狀況,基于學生的喜好開展一些活動,同時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小學體育課堂中,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大大提升,更容易落實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融入素質拓展訓練,是對小學體育教學的一種重視,同時是基于小學體育核心素養所開展的一種教學活動。當下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比較優越,平時缺乏鍛煉,加上家長溺愛,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高。因此,教師在體育課程中融入素質拓展訓練就顯得尤其必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活動項目,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參與,而且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培養學生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3.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優秀的品質
體育是非常考驗小學生心理以及身體素質的一門課程。在開展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突破自身的身體極限,完成相應的體育動作或者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容易形成健康、積極的心態。教師在布置相關的體育教學任務時融入小組合作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在無形中樹立了小學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優秀的品質。
四、小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開展的策略
(一)引入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
很多學生之所以對體育課程不感興趣,和教師運用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關系。有一些體育教師從學年初到學年末采用的教學模式都是統一的,從未有過創新。小學生本就不喜歡過于枯燥和一成不變的事物。因此,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引入一些網絡資源,拓展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初步學習“田徑”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田徑運動員的相關視頻,比如劉翔110米跨欄的場面,讓學生感受到那種為國爭光的自豪。然后播放一些運動員在運動訓練時的畫面,讓學生了解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而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在觀看多媒體的過程中,學生在心中樹立了榜樣,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有了目標,更便于后期積極參與到田徑運動的學習和訓練中[3]。
(二)體育活動和游戲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力以及堅毅的品質
傳統的體育活動是非常枯燥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一系列訓練,訓練的模式就是針對課堂內容進行技巧的展現,比如不斷地跑步,不斷地接球、打球等。學生長期處于被壓迫的狀態下,很難培養一系列能力。
將體育活動和游戲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各項體育素養。例如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每節課都會用到隊列、隊形,在對隊列、隊形進行排列時,教師通常是讓學生報數,這種千篇一律的形式是非常枯燥的。而融入素質拓展訓練之后,教師可以將這類過于枯燥的形式轉變為報數比賽,或者是守衛紅旗。這類報數方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力,而且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隊列、隊形訓練的積極性。
其他如一些需要突破學生身體極限的體育活動,在訓練時也可以結合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從最初的不行到行。比如田徑類項目的訓練,就需要學生在不斷跑的過程中突破極限,提高身體素質。當下很多小學生都不愿意參與這類活動。基于此,教師可以引入傳遞火炬的比賽,讓學生自由組合小組,傳遞火炬,傳遞速度最快的小組獲勝,得到獎勵。小學生的好勝心都比較強,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積極參與,而且會不斷地突破自身的極限,獲得好的成績,無形中就提升了身體素質,培養了堅毅的品質。
(三)融入小組合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小組合作教學是當下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教學中使用較多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在小學體育課程中,教師也可以融入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將一些學習內容融入小組中,讓學生通過相互合作和探討來進行掌握,在無形中就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
例如在學習“單膝跪撐平衡”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4人一組的隊伍,確立好小組的監督員、組長等。教師講解了關于單膝跪撐平衡的相關技巧之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要著重關注組長等人員是否掌握技巧,以便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訓練。這個環節避免了教師一人無法顧及全班學生的窘境,也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習的小團體。學生在小團體中相互交際,共同合作,有效地掌握了基礎知識與技巧[4]。
(四)開展體育實踐活動,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為了提升小學體育的地位,校領導在一些學校節日期間可以將體育活動融入其中,不僅能夠拓展小學體育課程內容,而且可以落實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課程中有些內容是關于民族傳統體育的,針對這些體育內容,教師除了普及文化類的知識外,還可以采取投票的方式進行某種民族傳統體育的訓練。比如舞獅是傳統的一項體育運動,在一些地方過年等場景中依舊存在,教師可以開展這類體育活動,安排學生不定期進行訓練[5]。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配合度,可以適當地改變動作,提升整個舞獅的效果,在學校節日活動中盡情展現。這類活動形式大大增強了體育活動的實踐性,會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重要性。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課程中融入素質拓展訓練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顛覆,能夠提升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中落實體育能力和素養的培養。具體在融入拓展體育訓練時,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比如融入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教學法等,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
【參考文獻】
陳內國.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方法[J].當代家庭教育,2020(09):134.
陽宗英.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素質拓展訓練[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166.
李麗明.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08):128.
潘菊紅.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路徑探索[J].文理導航(下旬),2020(07):87.
彭波.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