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至英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教育創新發展的嶄新世紀,在高中英語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之外,更要將立德樹人理念貫徹學生學習始終,立足英語課堂,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本文從核心素養理念分析入手,淺談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從創新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價值,為學生鋪路搭橋營造良好課堂互動氛圍等角度,淺談如何推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教學策略;互動
隨著立德樹人理念的深入推進,在高中英語中除了要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之外,更要推動學生學習意識有效發展。讓學生學思結合,創新性應用英語,推動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教師必須從課堂入手,關注學生個性成長,對學生實施正面積極的干預和引導,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一、核心素養理念解讀
當前世界正處于全面發展的嶄新時期,對人才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立德樹人理念指引之下,教師必須要立足學生學科學習,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以英語學科為例,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伴隨學生終身成長的一項基礎能力,任何學科知識都需要學生積極學習才能順利掌握。尤其是信息化時代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出現,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課程本身的育人價值,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文化品質。在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實施正面積極的引導,讓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知識的同時,可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是非辨別能力。依托英語學習,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我與家國意識,升華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積極認知。
第三,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英語的感知與掌握要融合于多元化學習活動之中,推動學生語言理解和積極表達。
第四,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語言學習的核心,英語學習的過程不是讓學生機械掌握英語,而是要進行積極的學習和思考。依托英語學習提升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更好地推動學生語言理解和感知表達。
二、當前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滲透存在的問題分析
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受到了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的一致關注,很多教師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都嘗試將核心素養理念與教學過程有機融合。但是由于缺乏成熟可借鑒的滲透案例,當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暴露出來諸多問題。
(一)教師對核心素養理念滲透的方式比較單一
當前大多數英語課堂教學推進的過程中,都會向學生講述核心素養相關的知識,并且在課程推進中為學生做出有效的學習和延伸。但是,因為在課程推進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意識過強,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比較單一,很多時候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難以形成共鳴。學生并不能從課堂中受到有效的熏陶和啟發。有時,教師自身對核心素養理念的理解也比較狹隘,在課程推進過程中就不能為學生全面展開。因此,核心素養對學生自身學習的影響無法充分發揮。
(二)學生本身對英語學習帶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核心素養理念的滲透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并非學生的母語,英語的一些語法、單詞、拼讀方式、意義與漢語都存在顯著的區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非常困難,這樣就更難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如果不能取得相應的提升,很容易就會產生退縮心理,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動性難以充分調動。
(三)高中英語課堂的互動氛圍難以有效形成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只要讓學生識記課本的一些單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練結合,充分表達。鼓勵學生用多種學習方式,參與學習互動中,在多種學習活動中積極體驗、充分發展。但當前很多教師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過分追求課程結構的完整,沒有為學生表達和展示預留足夠的空間。學生對于一些文化知識的內容理解非常淺薄,教師也沒有進行相應的方法指導,這就會導致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非常機械,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不能全面發揮。
三、核心素養理念之下高中英語教學展開的積極對策
英語學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以學生素質為基礎,從知識層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導。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進一步落實,在增強理論學習的同時,要做好有效的德育銜接,為學生走出學校,融入社會做好有效準備。目前,學生自身的語言素質已經有了逐步的提升,但是在靈活應用方面還有欠缺,立足英語課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文字的解讀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并積極進行靈活的應變與創新。
(一)創新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英語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之外,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創新課堂展開方式,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在課程推進中,教師除了直接為學生講解之外,可以適當借助微課、學習平臺、情景教學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同時貼近學生的興趣需求、職業需求,為學生學習提升提供有力的空間。
例如,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讀到大量涉及英美地域特色文化的語篇。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國際人際具有重要作用。在這類語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樹立積極的文化對比意識。在讓學生了解這類文化的同時,教師要提升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意識,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中國特色文化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演講、朗誦、情景劇等方式呈現,給予學生展示的空間。此外,中國的美食、傳統節日、服飾、民俗藝術等,也是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來有效展示。服裝專業的學生可以來展示中國的旗袍和唐裝;美術專業的學生可以畫出我們中國人在春節時候的活動;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來介紹中國的旅游景點。通過文化對比,使學生可以升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深度,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