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虹
摘 要:現階段市場經濟體系中,中小規模企業在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企業的快速發展會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但中小企業在經營中難免遇到資金困境,企業融資困難,長此以往將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金融政策角度出發,結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與融資現狀,利用間接的財政政策,拓寬融資渠道,通過金融創新建立生產投資基金與信用擔保體系,以此推動企業快速融資。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企業融資;金融政策
中小企業生產總值占GDP的60%以上,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找出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發現一旦中小企業無法融資,企業將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接下來,有關部門應提出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財政金融政策,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為企業生產經營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升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
一、中小企業融資特點分析
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展開分析,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1)企業融資涉及面廣。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中小規模企業不管是產業分配還是數量上都有著明顯的多元化特征,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企業為了提高生產能力,在擴大生產時會產生資金匱乏問題。(2)融資問題嚴重。中小型企業在企業總數量95%以上,龐大的基數和企業融資情況對比鮮明,截止2020年底企業貸款數額已經超過了35萬億人民幣,占銀行總貸款的25%。融資困難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難題,且這將滲透到企業生產運營的全過程中,資金不足勢必會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解決融資困難問題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關鍵。(3)破解難度大。面對企業融資困難現狀,不僅與企業自身發展有關系,也與整個金融市場有關,中小型企業多為傳統經營或家庭經營模式,企業缺乏現代化經營理念支撐,對資金難以做到科學利用。
二、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的金融現狀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當前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普遍面臨著融資渠道難以、規模小以及成本高的難題,多項問題的存在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這與企業自身信用風險和市場固有形象相關,導致銀行機構不愿與中小企業合作,更不愿意為其提供貸款支持。不僅如此,中小企業在融資中需要交付融資手續和中介費用,所耗時間較多,政府已經開始鼓勵銀行和金融機構為其提供融資幫助,也推出了融資產品和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但無法從根源處解決問題。
(二)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現狀
近年來政府職能部門已經為中小企業融資推出了相關政策,扶持企業發展,解決企業資金困難問題。同時政府也會按照一定比例將采購預算用在中小企業采購環節中,扶持企業發展,但政策在執行中也會出現較多問題,影響政策最終的執行效果。因此,在接下來的財政政策執行中需要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堅持適度合理的原則解決融資困難問題。
(三)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1、融資渠道有限
多數中小企業在融資中都會面臨渠道受限的問題,這與企業未和銀行建立良好信貸關系有關,企業如果采取內源融資的方法,那么融資規模就比較有限,接下來的發展也會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部分企業意識到了該融資方式的局限性,從而選擇外源融資模式,但信用貸款難度較大,民間資本合作也會給企業帶來風險。
2、融資成本較高
企業融資需要花費較高成本,不管是和銀行合作還是和民間資本合作,除了支付利息,還要支付中介費用。企業融資中需要繳納的費用和利息費年利率高達9%,與民間借貸機構合作時需繳納的費用更高,一旦操作不當還會引發財政危機,不利于企業接下來的發展。
3、融資規模較小
中小規??梢阅軌颢@得的資源相對較少,導致企業融資規模小,銀行和金融機構對企業失信行為容忍度很低,一旦發現信用問題就不會與企業合作。雖然政府提出了相應政策,但政策的作用不明顯,企業融資規模依然無法擴大。
三、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的金融政策分析
(一)利用間接財政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多角度入手,依靠間接的財政金融政策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由于中小規模企業數量較多,而政府財政資金有限,如何對資金合理利用成為關鍵。企業在發展中不能單純的依靠政府財政資金投入來緩解財政問題,還需要利用間接性政策工具,比如降低企業稅負壓力,取消不恰當的行政消費,或者落實政府服務政策,優化政府采購程序,確保各項工作的公開性與透明度,通過建立信息指導網站,引導中小企業得到政府的財政支持。
中小規模在融資發展中經常遇到局限性問題,想要減少局限性就需要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完善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業投資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對處于創新階段的企業給予私募資本與創業投資資金,發展債券市場緩解企業融資難題,鼓勵金融產品創新,支持企業采用知識產權質押或者商鋪經營權質押的方式與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取得合作,從中獲得資金幫助。
(二)堅持金融創新,建立生產投資基金
為了更好的解決融資問題,有必要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加強金融創新,優化資源配置方式,變革金融交易載體。金融創新可以對首先的資源合理利用,分散企業融資風險,政府需對企業做出正確引導,保障金融創新產品的合理性。依靠資本市場實施企業科技版上市行動計劃,充實企業掛牌、上市以及融資后備企業資源庫,讓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成功上市。協調行政主管部門一同推進現代企業入庫培育,支持科技類、互聯網類中小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鼓勵股權投資基金和證券服務中介結構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創新金融工具,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出“專利權質押貸”、“商標質押貸”等金融產品,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幫助。為中小企業建立投資資金和技術風險投資創業基金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投資風險發生幾率沒企業提供創業必要條件,現階段我國基金已具備投資基金的設立條件。此外,還可以建立股票債券交易所以及其他交易市場,解決企業基金投資股權轉入困難的問題,建立交易場所后可以提供與之相對應的退出機制,從而吸引投資者進入,為中小企業注入資本力量,幫助企業完成融資。
(三)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
通過上文所述得知,政府對企業融資發展起到關鍵推動作用,接下來政府還應加強對中介機構的引導,做好企業評估與論證,為中小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以此建立相對完備的企業信用體系。針對發展初期的企業來說,在運營中不僅缺少資金,也缺乏抵押,融資過程中貸款成功率相對較低。因此,政府應作為企業貸款擔保主體,建立不同的信貸擔保機構,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遵循預見性、協同性、滲透性的原則保障信用擔保體系的有效運行。地方性金融機構的建立必須以《商業銀行法》的相關內容為標準,在央行批準與工商部門的注冊通過下開設金融機構,同時應做好市場監督管理,建立規范的退出機制,助力中小規模企業融資發展。
健全與企業融資有關的金融政策法律體系,雖然中小企業在市場中占據份額較大,但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并不理想,為了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必要推出企業優惠政策制度,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建立多層次企業擔保系統。比如按照國家現行政策規定建立專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貸款部門,制定利于企業融資的財政政策,提高企業融資比例。給予中小企業政策性補貼,加大對企業的補貼力度,對創新型企業提供技術研發使其的資金補貼和財政支持。還可以從稅收法律方面入手,按照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制定稅收減免政策,從稅收起征點和納稅稅率方面有所傾斜,幫助企業快速發展。
四、總結
總而言之,中小規模企業的發展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進步,想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就要從政策角度出發,轉變外部環境,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推出針對性的融資金融政策,助力企業發展。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政府還用推動金融創新,以創新型金融產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參考文獻:
[1]劉志霞.金融素養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研究[J].時代金融,2021(08):46-48.
[2]張嘉恒.金融支持在助力中小微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20(31):47-48.
[3]杜光輝.河北省中小型企業金融扶持政策探究[J].山西農經,2019(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