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教師培訓的發展也受到更多的關注。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主體發展?;ヂ摼W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將中小學教師培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有助于開展多樣化的線上和線下培訓活動,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水平。因此,筆者結合自身教育經驗,對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培訓線上和線下的有效銜接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培訓;互聯網;培訓銜接
中圖分類號:G4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3-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85
本文從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在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渠道和意義、互聯網背景下線上與線下培訓銜接的方法、注意的原則四個方面出發,就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線上和線下銜接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一、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在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中小學教師培訓活動的調查和分析,發現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培訓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就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受地理位置、教育資源、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其認知方向和職業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化現象,而在整體培訓的內容設計和教育引導中,缺乏針對性的文化內容和教育方式,導致中小學教師在培訓的過程中存在與實際問題不符、實效性較差等問題,影響培訓的質量和發展效果。第二,培訓的模式較為傳統。在實際的教師培訓中,部分地區仍然沿用傳統的培訓策略和發展模式,其自上而下的培訓模式缺乏創新意識和發展動力,導致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內容較為空洞,忽視其實踐化和專業化的培訓本質,這也對教師的主體參與產生消極影響。
二、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渠道和意義
(一)線上培訓模式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相結合,有助于改善傳統培訓活動的參與環境和組織問題,提供更為廣泛、便利的培訓資源,進而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質量。同時,線上培訓模式可以有效解決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時間、空間問題,使教師不需要“長途跋涉”參加培訓,解決分批分時的培訓“痛點”。
(二)線下培訓模式
線下培訓模式是傳統班級式培訓的一種組織模式,將教師集中于固定的地點,展開針對性的專題講授和互動交流活動,有助于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和互動性,解決教師培訓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進而在實踐教學中得到切實有效的運用與發展。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培訓環境、語言引導、畫面展示等因素,直觀了解培訓的課程和內容,及時反饋自身的問題和疑惑,進而打牢教師的培訓基礎。
(三)線上和線下銜接的混合模式
基于對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優缺點的分析和整理,借助互聯信息的交互與共享機制,逐漸衍生出線上和線下銜接的混合培訓模式,不僅能消除線上和線下培訓的“短板”和“痛點”問題,還能使教師在混合培訓的模式中得到切實有效的教研發展和能力提升,從而達到教研結合、實踐培訓的教育目標。采取線上和線下銜接的混合培訓模式,還能激發教師的參與興趣,提升培訓的實效性,促進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發展。
三、互聯網背景下線上與線下培訓銜接的方法
(一)培訓內容的銜接
傳統的培訓內容大多以理論教育為主,其內容較為單一,也缺乏一定的教育基礎和實施效果。而依托互聯網強大的搜索功能和龐大的信息資源,可以有效兼顧不同學科、不同階段教師的培訓需求,并使教師主體的教育目標得以明確,從而實現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效果。同時,培訓組織者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需要培訓的內容和資料以數字化信息的方式傳遞給教師,讓教師合理調整培訓時間去學習和充實自己,這不僅能靈活調配工作和培訓的時間,還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二)培訓流程的銜接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把握培訓流程之間的有效銜接。第一,線上學習。線上學習,是讓教師通過線上對資料進行學習,并提出相應的意見,用于線下培訓的交流與研討。第二,集中培訓。集中培訓是教師經過線上學習之后的線下培訓,有助于加強教師之間的互動,使教師對線上學習時所產生的認知沖突點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反饋,并結合實際教學的案例特點,創新中小學教師的發展模式和思維狀態,從而實現教師培訓實效性發展。第三,線上運用。線上運用是對上一階段集中培訓的一種升華和驗證,將線下培訓的結論落實于實際教學中,并以線上互動的方式展開相互評價與討論,從而促進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長效發展。
(三)培訓細節的銜接
在線上與線下培訓銜接的過程中,其培訓細節的把握起到“潤滑劑”的作用。首先,面對不同階段、不同學科的中小學教師,其培訓的主題尤為關鍵。在培訓開始之前,組織者應充分全面了解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所需要的內容和目標點,這是激發教師培訓參與的關鍵之一,也是推動培訓銜接的重要環節。其次,時間上的安排。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在組織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需要組織者合理把控培訓銜接的時間節點,進而保證教師培訓活動的有序進行。第三,場地和人員安排。相較于線上培訓,線下培訓需要相應的場地和組織環境,這就需要組織者充分考慮其培訓人員的數量和活動范圍,避免過于擁擠而影響教師培訓的主觀體驗。同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分組情況,保證每一位教師主體的參與。
(四)培訓主體的銜接
首先,培訓內容上的主體銜接。從課堂教學、立德樹人、創新發展等方面入手,深入了解當前中小學教師所需解決的問題點,并結合線上調查和線下問卷的形式,充分掌握教師培訓的主體方向,使教師產生積極參與、研討的興趣。其次,培訓流程上的主體銜接。線上與線下的培訓銜接應注意教師對培訓方式的轉變而產生的不適感,這就需要在培訓流程上注重主體的銜接,對教師所關注的主體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度的探究,集中解決實際問題,并從“什么是”“怎么做”“注意什么”等環節入手,加強教師培訓的學習性和發展性。最后,培訓環境上的主體銜接。在培訓銜接的過程中,教師在線下培訓的環境最為重要,這是教師表達觀點的重要場所,也是教師培訓的關鍵點,因此在環境的營造中要注重對教師主體的感官考慮,使教師愿意且主動投入討論之中,提升教師培訓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