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摘 要:發展農村教育是新時期國家教育的重點,小學階段是學生們學習的奠基階段,更要充分重視。從現實來看,農村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一直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難點,這與農村的現實狀況有一定聯系,也與教學方法、家庭教育的影響等因素相關。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實現教育均衡化是新時期教育的目標,所以教師要深入分析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難點,并且結合學生實際采取有效對策來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2-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42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外交流方式日益多樣化,除了必須掌握母語之外,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也成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點學科。新頒布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的信息化,英語教育已經成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落實素質教育。所以,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不僅走進了城鎮小學的課堂,同時也走進了農村小學的課堂,而這些土生土長的農村學校學生,因綜合因素的影響,在接受新生事物方面與城鎮學生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英語學習中出現了困難,這成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影響了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及現狀
(一)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差,英語學習被動
由于農村學生接觸面比較窄,與周圍溝通和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在性格上普遍較為內向,不善交流,特別是在說英語時更是緊張,往往難以張口。一些學生缺乏自信心,總是擔心說不好或者是出錯,因此上課的積極性不夠,發言基本處于被動狀態,這會嚴重影響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
(二)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氛圍。但是從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僅依賴英語課堂,課外特別是學生在家的學習時間,由于農村地區很多人基本沒有英語基礎,因此學生沒有語言環境,再加上英語課不能保證每天都有,所以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訓練是斷檔的,這些都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三)教師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相對于城市,農村還存在英語教師短缺的問題。有些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也有待提升,再加上沒有升學的壓力,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應付的心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堅持單一的講授法教學,甚至是主要以漢語講授為主,這會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教學氣氛沒有調動起來,難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使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導致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愈加嚴重。
(四)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效輔助
新時期的教育,需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農村地區,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但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影響,無法給予孩子有效的幫助。然而也有些家長片面地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此并沒有關注孩子的英語學習,導致孩子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同時還有部分家長認識不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否定其學習用途,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成為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也直接影響著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直面困難,認真分析總結,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二、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難點之對策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環境會影響人,也能夠逐漸改變人。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要想使學生喜歡上英語學習,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非常重要。英語教師可以嘗試從這些方面著手推進。
1.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用師愛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育是愛的教育,它也是教育的靈魂所在。教師愛學生,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英語教學中去,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需要教師心里要裝著學生,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針對很多農村學生基礎差、性格內向保守的現實情況,教師要對學生多鼓勵,善于發現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亮點與點滴的進步,增強學生參與英語課堂的信心,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內在潛力,從而提升教學實效性。
2.重視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承載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這對于教師的要求更高,特別是要針對學生學習需求有效設計教學、指導學生學習。這就需要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強化專業知識,滿足不斷變化的學情需求,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敢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給學生不一樣的英語課堂,用學科魅力來吸引學生。
3.尊重、理解學生,挖掘學生潛力。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要“因材施教”。教師要認清學生學情現實,然后在此基礎上做出改變,而不是動輒就抱怨學生。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其生活、成長的氛圍會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教師的英語教學要立足于這樣的現實情況,尊重學生,切勿挖苦甚至諷刺學生,要給學生創造參與課堂的機會,根據農村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善用語言的技巧來激勵學生,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耐心解答,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學習情緒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調控課堂,使教師的教學更加適合學生的水平,這樣才易于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中的苦難,改變不利局面。
(二)“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寓教于樂
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說:“兒童通過游戲能夠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地去認識周圍的世界。”我們知道玩是學生的天性,在游戲中也能夠滲透教育的任務,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也能夠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