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等文
摘 要:互動教學法作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教學方法,是教育者一直提倡的教學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地運用互動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對課堂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2-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65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互動教學法,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平等的關系與學生相處,有助于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引導學生大膽創新,思考交流,促進其個性發展,提升學習效果。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合理地融入互動教學法,傾聽學生的想法和建議,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條件。本文就如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展開討論。
一、互動教學法的意義
(一)體現師生關系,調動學習積極性
互動教學作為初中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體現新型教學理念的重要途徑。教師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同時,通過溝通交流,能夠使學生和教師保持平等尊重的關系。師生關系在教學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如果和學生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特點,并且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做出教學改進,那么教師才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非常認真,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因此,將互動教學法合理地運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參與性,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二)活躍教學氛圍,強化創造力培養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發展方面存在著差異,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也會有不一樣的學習潛力。教師在運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既可以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營造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幫助一些學習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緩解學習壓力,給予學生學習自信,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因材施教,確保學生能夠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發揮長處,在自己不擅長的方面繼續努力,向全面發展的目標邁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與學生交流互動,或者讓學生開展自主交流,都可以進一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堂,這樣所學習到的知識也容易理解和掌握。積極向上、互動性強的環境,也有助于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潛力的激發,從而更好地體現教學價值。
(三)優化教學途徑,增進情感認知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再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有了變化,因此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地更新和優化教學方法。而互動教學法的意義之一就是教師可以通過教學途徑的多樣化設計,幫助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將注意力放在新型教學觀念中,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學生喜愛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比如,充分利用多媒體,或者課外實踐、游戲等形式,讓學生在互動教學中增進道德情感認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同時增強相關的法治意識,培養其全面發展的能力。因此,互動教學法是進一步優化教學途徑,增進學生情感道德認知的有效手段,值得教師進行教學應用。
二、互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設計問題探討,鼓勵課堂參與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識,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互動教學,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來進行相關的思考。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特別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能力,互動教學法就很好地結合了學生的發展特點和當下的教育趨勢,鼓勵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起輔導性的作用,幫助學生及時答疑解惑,確保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準確性。那么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也就是教師在講解某一個知識點的過程中,為了驗證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觸發學生對接下來的數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思考,可以穿插一個關于所學內容的問題討論會,即讓學生對這種現象或這個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質疑,在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之后,班級內的其他學生可以就此觀點進行評價,并說出相關的理由。這種方式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互動,學生在聽取其他人的見解時,不僅思考該見解是否正確,還在認真考慮自身的答案是否符合教師的要求,這就體現了互動教學的優勢,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全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極大地調動了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得互動教學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完成了教學任務。因此,互動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可以從設計問題討論出發,以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合作學習為目標,逐步完善教學任務,實現課堂教學效果。
(二)組織話題辯論,發掘創新思維
互動教學法的目的之一就是突出強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言語交流,打造熱鬧生動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氛圍中理解并掌握知識,體現當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這種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將學生的體驗放在了第一位,旨在體現學生的學習價值,將有助于發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思維,進一步培養互動性交流人才。教師在進行互動教學法教學的過程,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保證學生能夠高效率進行學習,完善道德認知,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并且具備一定的法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