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敏
摘? ?要: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了高校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變革。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新型教育課堂,是“互聯網+”時代高校創新教學改革與發展的路徑。這種混合式教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高校教學水平,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 “互聯網+”? ?線上線下? ?混合式教學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社會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新形勢下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正在發生變革。將傳統的課堂教育和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有機結合,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
1.“互聯網+”時代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內涵
1.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概念。線上教學主要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及終端設備構成的,其中包含網絡教學和在線教學兩種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線下教學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師生在教室面對面完成授課內容。混合式教學是將以上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對教學理論、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學設計等多方面進行深層探討。主要流程如下:深入分析混合式教學相關理論;學習MOOC、SPOC、O2O、微課的教學方式,并通過互聯網將其應用到線上平臺教學中;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線下教學中,構建出混合式的新型教育課堂;推動大學生深入學習。
1.2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信息化的持續推進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為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高等院校,教育面臨著一定的機遇與挑戰。在“互聯網+”背景下推動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優化傳統教學方法,凸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優勢,對于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推動個性化教學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當前高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高校都在積極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不高,在進行線上教學時常會出現各種技術問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急需提高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能力水平和綜合素養。
2.2課堂教學模式有待創新。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方式的優勢。目前,部分教師沒有正確領會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仍然只重視傳統的線下教學,采用單一的“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模式,忽略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
2.3課堂教學實用性內容有待補充。高校強調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目前,一些教師只重視對教材內容的講解,教學中沒有引入相關案例,更沒有設計實踐探索教學活動,導致部分學生書面成績較高,但缺乏良好的實踐應用能力。究其原因,教師在進行混合式教學時沒有充分利用和發揮互聯網教學資源的優勢,忽略對實用性內容的補充。
2.4課堂教學技術手段有待優化。高校存在教學硬件設施配置偏低、課堂教學技術手段落后、教學管理平臺不完善等問題,無法有效支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部分高校疏于健全線上教學激勵機制,多數教師更傾向于進行學術研究,忽略對線上教學的探究,導致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5教學評價準則有待完善。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多體現為“唯成績制”,在評價學生時更傾向于用期末考試成績評判學生的好壞。在這種評價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測評成績、實踐活動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得不到公平公正的評價,導致部分學生出現倦怠心理。同時,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多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結果并不全面。目前開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多數院校仍沿用此種教學評價準則。
3.“互聯網+”時代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展策略
3.1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要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教學中,校方需要加強對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提高對于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熟練掌握微課教學視頻的錄制、編輯和線上答疑等,使其能夠輕松應對線上教學。另一方面,加強高校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知,使其意識到在“互聯網+”背景下使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諸如開展與混合式教學相關的主題講座,讓教師充分參與講座學習;變革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力;定期開展主題教研活動,通過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并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強化混合式教學效果。
3.2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管理。
3.2.1混合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以互聯網為媒介,通過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整合,創新高效率的混合式教學課堂。進行混合式教學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明確此種教學模式的內涵和教學方法,考慮如何將其延伸到傳統課堂教學之外,如何提高線上教學效率,并通過專業的教學方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效結合。其次,通過班級學習微信群、QQ群分享課程教學資料。教師提前一周左右分享課程學習的相關信息,以便學生提前明確課堂教學流程,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再次,引導學生進行線上學習,解決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找不到教學資源等。最后,進行線下教學,聽取學生對線上教學的反饋結果,使線上教學、線下教學能夠形成教學閉環,不斷優化教學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前分享學習資料時,教師要控制學習資料的難易度,著重闡述基礎的理論知識和一些基礎的教學任務、測試等內容。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完成相關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3.2.2協調個人與集體學習方法。混合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制訂出科學的教學方案,合理分配線上上課和線下上課的課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指導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有很大的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自主選擇授課教師、課程。同時,教學課程被劃分為不同的教學模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性地觀看相關課程內容,學習自由性較強。自由性較強的結果是無人約束,有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得過且過的問題,降低學習效率,教師需要對此種課程模式進行宏觀調控。通過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督促,提高線上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效率。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每組五至七個人不等,每個組通過投票推舉出組長,由組長負責帶領組內成員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布置學習小組的學習任務,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調動組內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組織學習小組競爭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競賽,以此督促學生高效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中。
3.2.3進行師生、生生互動教學。由于教室硬件的限制,高校課堂一般最多能容納百人左右。在課堂教學中,由于班級人數過多,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師生交流互動不足。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互聯網為媒介,在線上教學平臺對班內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形式找出小組成員共同存在的問題,并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對教師展開提問。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3.3擴展實用性教學資源。混合式教學的優勢之一是有著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為了彌補以往教學的不足,教師可以將線上的教學資源引入線下課堂當中,提出相關教學案例讓學生討論。各專業授課教師在錄制微課視頻時,也可將目前本專業內發生的新聞添加到微課當中,形成教學案例并讓學生探討,以此提高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此外,混合式教學需要開展一定的線下教學活動,通過線下教學活動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應用線上知識的能力。
3.4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高校要加強對校內信息化教學設施的投入,加大對線上教學活動的資金投入,使線上教學活動能夠在足夠的資金支撐下順利開展。對此,高校需要整合校內教學硬件設施,引進信息化教學設備,如智慧教室、信息技術實驗室、仿真辦公軟件(如財務仿真辦公軟件)等,通過完善校內信息化教學設備,營造完善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對線上教學資源的補充,充分利用相對成熟的線上教學平臺的資源,構建具有課程特色的教學資源庫,為師生提供豐富的線上專業教學資源,促進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提升。
3.5建立健全完善的評價體系。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的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線上教學評價體系和線下教學評價體系。在建立評價體系時,教師需要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綜合多方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客觀。建立線上教學評價體系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使用線上教學系統測評。高校不同課程每學期的學時不同,教師要在線上教學系統上設置明確的學時要求,并根據學生對線上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打分。其次,根據學生線上交流互動情況打分。最后,讓同一學習小組的學生互評。其中,系統測評成績占線上總成績比重的40%,線上交流互動成績占線上總成績比重的30%,同學互評成績占線上總成績比重的30%。建立線下評價體系時,可以將其分為線下討論、期末測評成績、實踐報告三方面的評價。當前高校線下課程較多,線下教學內容較多,如線下討論、線下實踐教學活動等,教師要根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表現進行打分。首先,根據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的頻率、小組探討的表現情況等進行打分。其次,對學生期末考試的總成績進行評價。最后,對學生參加實踐學習活動后的實踐報告內容進行評價。其中,課上表現成績占線下評價總成績的30%,期末考試成績占線下評價總成績的40%,實踐報告成績占線下評價總成績的30%。將線上、線下評價成績進行綜合,獲得混合式教學模式最終的考核成績。
4.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改變了高校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高校要順應時代的要求,積極探索混合式教學應用,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優勢互補,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強化教學效果,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韓筠.“互聯網+”時代教與學的新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9(12):4-7.
[2]賈云翔.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經濟師,2020(12):180-181.
[3]逯波,孟佳娜,王存睿.線上線下交互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8(03):285-288.
[4]焦健,魏耘.“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建議[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36):84-85.
[5]張晨.“互聯網+”背景下論高校新型教學形態的改革與創新[J].山西青年,2021(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