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華
摘 要:伴隨著中國高中數學課程的不斷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逐漸變成了社會上的研究熱點。筆者在文章分析了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并且概述了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必要因素,同時又從多個方面詳細地講解了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穩定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是指學生在有限的實際數學課堂上可以獲取到更多的數學知識。總結來說就是,不僅要幫助學生減輕他們的數學學習負擔,而且還要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深度理解并充分掌握數學知識,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以構建高效課堂作為宗旨,探索到更多高效的數學教學策略,能夠切切實實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從而積極促進學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數學發展。
一、 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在中國目前的高中數學課堂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要么是更加注重向學生傳授更多的數學知識,而忽視了學生本身數學能力的提升,或者是過于強調數學實際教學內容的設計,而忽視了教學方法的科學選擇,再或者就是更加偏視數學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過程,而忽視了為學生解除數學疑惑等。同時教師的數學教學理念仍然陳舊,且所選取的課堂教學方法也過于單一,數學課堂變得不精彩、不幽默,學生逐漸地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長此以往,學生也就會對高中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產生出了極大的消極情緒。
二、 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必要因素
(一)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需要
高中數學的新課程明確要求,教師要盡量做到讓學生身處在一種更加輕松、更加快樂的數學學習氛圍中,而且還強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必須突出。而在這種背景下,也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選擇和構建高效課堂,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地讓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明顯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時,必須要求和引導學生親自動手、轉動腦筋、善于思考,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以此促使他們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可以有所改善。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快速構建高效課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當前快速發展社會的需要
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在人類所生活的萬物世界中,處處都可以看到數學的影子。由此可見,現實的社會生活與數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兩者皆不可分開。同時,隨著綜合國力開始變強,其發展也需要更多綜合性的優秀人才,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這也就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并且學會如何學習,同時也要有著較強的創造精神。而高效課堂對培養綜合型人才有著很大的積極促進作用,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滿足當前快速發展社會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構建高效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 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由于其本身有形有色,有著很強的直觀性,而且還可以擴充有限課堂的知識容量,受到了絕大多數教師的廣泛使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將數學教材上的抽象數學知識轉換成另一種方式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不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很好地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
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的建筑物,供給他們欣賞,以此來引出空間幾何體具體概念的學習。其次,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的幾何體,像柱、棱、臺、球等。使他們可以正確認識和區分這些幾何體。然后,教師可以接著讓學生仔細觀察該建筑物,鼓勵他們嘗試著描述出其由哪些常見的幾何體組合形成的。最后,教師可以挨個為學生展示單獨幾何體的圖片,并且帶領學生分辨常見幾何體的結構特征,像棱柱的概念以及其底面、側面、側棱、定點等,這樣讓學生對比著圖片來學習這部分內容,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以此有效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創設問題化的教學情景
問題,是學生展開一系列學習活動的起點。只有當學生對于某一事物產生出了疑惑之后,他們便會自發地進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化的數學教學情景來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用提問的形式來逐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這樣往往可以令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可以大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而且還可以很好的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比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今天的天氣比較陰,那么,今天一定會下雨嗎?”以此來創設問題化情景。這時候,有的學生會說:“我覺得可能會下雨,因為今天有點冷。”而有的學生則會說:“我覺得不太可能會下雨,因為天氣預報沒說要下雨。”然后,教師就可以接著學生的回答接著提問:“你們剛也說了可能會下,也可能不會下,所以,想一想,今天會下雨這個事件屬于什么事件呢?”以此來引出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的具體概念。最后,教師可以接著提問學生:“判斷:小明打籃球投進三分球,屬于什么事件?”以此來加強學生對這三個概念的理解。
(三)適當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新課程理念提倡的是學生可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上,只有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形成主動的數學學習方式。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來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進行分組,也可以令學生之間自愿結成小組,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有價值的數學收獲,以此促使他們的數學能力可以得到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