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蓮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教學體系下,師生更加認識到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對于數學課程教學的要求是在不斷地更新,數學課程教學注重于思維訓練。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獨特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以科學化、有效化的方式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提問。但是提問教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特別是在當前課程改革背景下,根據教育體系改革的新要求,對于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研究是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 高中數學 課堂提問 研究
課堂教學提問是教師在課程講解過程中讓學生有效熟悉課本知識的一種方式。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提問,將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要緊緊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要讓課堂教學提問更加具有策略性,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且充分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
一、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高中數學課程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枯燥的。高中生在初中時期已經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更加抽象。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難度將比較大,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將變得下降。因此要結合高中數學課程的難點問題的提出和思考,來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根據新課程改革精神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作出改革,讓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和內容逐漸豐富起來,提問從過去的由教師主導向學生主導進行轉變[1]。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來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讓高中數學課程教學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
二、傳統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提問模式的弊端
課堂提問是日常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和過去的課程教學提問方式相比,與當前的課程教學需求還是有點脫離,將不能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當前教學工作的需求出發,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改革,要做到從實際情況出發,將提問教學的問題找出來并進行針對性地解決,這樣來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成效。舊的課堂教學提問在教學中存在一些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2]。
1.高中生對課堂教學提問的抗拒
通過教學實踐就可以發現,很多高中生不喜歡課堂教學提問,對此學生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這里面的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雖然,課堂教學的提問難度如果比較大,學生對教師提問所涉及的知識點在理解上不透徹,將對教師的提問不能做出有效地解答。另外,學生對問題回答的積極性不足,日常教師所提出的課堂教學提問,學生通常缺乏有自主回答的行為。
2.高中數學教師對課堂提問缺乏合理化的處理方式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中,教師的態度也是十分關鍵的。有的時候教師對于提出的問題在解答上是不足的,有的即使已經講解過了,但是學生在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還是不到位的,將出現學生不會回答的情況。有的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提問所設置的問題不具有普遍性,難度系數比較高,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不論是對問題本身還是提問的方式都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教師是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學習成果,將出現銜接失敗的情況。
3.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比較乏味
當前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設置的問題吸引力和新穎度都不足,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也不能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雖然有的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問題的設置,是根據章節課程教學重點知識來開展設計的,實用性比較強,內容要相對充足些,但是提問的方式缺乏趣味性,導致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在循循善誘的情況下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好地理解。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提問的方式要值得研究,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揮提問教學的作用。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研究
因為高中數學課程知識的抽象性不斷地提升,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合適的方式來提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可以以游戲的方式來學生來研究數學新知識,對學生數學問題探索研究的精神進行培養。例如,在高中數學“雙曲線”概念進行教學的時候,高中教師可以運用視頻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雙曲線的繪制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接著以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來讓學生對雙曲線的定義進行總結。在此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研究在雙曲線繪制過程中有何規律。或者向學生結合圖像來解決有關雙曲線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緊跟數學課程教學要求,這樣就能最大化地發揮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一些抽象性比較高的數學問題,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將數學理論融入到實際情況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總結出相應的數學理論和知識,這樣讓抽象性的數學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做到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依據熟悉的場景來將數學規律總結出來。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充分地把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好奇心激發出來,最終推動學生數學課程學習效率實現提升[3]。
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要提升個性化程度。因為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情況是不同的,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對于高水平的學生要在提問的時候要注意提升其發揮空間。對于低水平的學生要注意提問不能太難,讓學生無法進行解決,這樣就會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高中數學教師要針對不同班級和不同學生來設置相應的問題,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分組設置,要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高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注意設置遞進層次的問題,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討論,這樣讓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實現提升,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充分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獲得相應的成就感,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如果課堂教學中沒有時間開展分組討論,對此教師可以對提出的問題進行適當地調整,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適當地提出一些具有難度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學生只要將準確的概念說出來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數學問題的結果來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在保持數學知識學習自信心和好奇心的基礎上推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所需要的注意事項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課堂教學提問要注意,課堂教學提問要根據基礎知識。如果所提出的問題難度高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容易造成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合理化地提出問題將有助于學生清醒地認識基礎性數學知識。接著在增加數學問題的難度。另外,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將提問時機把握好。比如,在新課程知識導入和就知識復習的時候,高中數學教師要以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解答,在課程教學預習階段可以拋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深入思考課本知識,這樣最大化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
此外,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注意拋棄以往的直來直去的提問方式,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決定相應的提問方式。例如,運用啟發式、由此及彼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將學生的發散思維空間最大化地發揮出來。總之,課堂教學提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深入思考,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程知識學習過程中更加迷茫。
除了上面兩點之外,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反饋問題,結合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對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及時對教學方法做出調整和優化,讓課堂教學提問變得更加流暢。對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高中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肯定的基礎上來進行深入地引導和提問,推動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化思考,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結語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作出改革,要從新課程教學改革角度出發,讓課堂教學提問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回答的積極性,同時要讓數學問題更好地融合生活情景,推動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實現提升,讓學生在數學思維得到有效鍛煉的基礎上推動自身綜合學習能力的實現增長。
【參考文獻】
[1]卜宗興.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8(8):152-153.
[2]景香.淺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措施[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7):67-68.
[3]林青.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6(9):45-46.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電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