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內容摘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已經在我國實行,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完成相關教學要求,就必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不少教師依然存在著問題,導致學生出現學習不專一、上課開小差、學習效率低等情況。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著想,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制定與實施一些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學習相關物理知識。基于此,本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物理教學中激勵機制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 物理教學 激勵機制
激勵性教育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有效方式,通過言語、動作、表情等方式觸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營造出和諧、積極進取的優質課堂環境,在此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激勵機制的引入顯得非常重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有效把握,一旦學生遇到障礙,及時通過激勵的方式重新煥發其積極進取的精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接下來,本文具體闡述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應用激勵機制。
一、激勵機制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背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每天起早貪黑,夜以繼日學習相關知識,同時還要面臨高考的挑戰,身心俱疲,不少學生都難以維持較好的精神狀態。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更能體現出來,因為物理是一門極具邏輯性的學科,學生要想理清各種邏輯之間的關系、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必須投入大量的心思,嚴重耗費心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有效的方法緩和課堂氛圍,避免學生的神經一直緊繃。激勵機制正如其名,是一種激勵人的有效機制,每當人覺得累了、困了、乏了,在接收到來自他人的激勵后,又會變得充滿力量,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運用激勵機制,能夠為學生提供非常大的學習幫助。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在很多高中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特定的套路,每次都按照套路進行教學,如讀一遍教材、講解一番、給學生一段時間思考、要求學生做題,在特定的教學套路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千篇一律,很少會想到創新[1]。如此,學生的課堂學習環境枯燥,再加上高中物理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學生很少會在課后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和理解,導致其呈現出被動學習的狀態。其次,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應試教育在我國盛行,大量學校、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突出教學質量,直至課程改革提出后,應試教育之風才漸漸停息。然而,即使在新課程改革被推出后的今天,仍舊還有不少高中物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很多學生心中懷有這樣一個想法: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為所欲為[2]。最后,缺乏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人物,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能夠快速的學習相關知識、提高相關能力,相反,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學生受到教師的幫助小,無法深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當中。在一些高中物理教師看來,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沒有必要過于注重教學,最終導致部分學生因缺乏指導而失去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激勵機制的策略
1.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適用于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高中物理也不例外,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聯系大大增強,遇到問題,可以及時提出來,共同解決[3]。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具體學習情況等,將全班學生分成各個學習小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實現共同學習和進步。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勻速直線運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勻速直線運動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如直線行駛過程中,汽車保持恒定的速度行駛,在任意相等時間內,位移差是相等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勻速直線運動涉及的相關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并深入理解相關知識[4]。又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自由落體運動》相關知識時,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探討。自由落體運動是一個逐漸加速的過程,且同等時間內的增加的速度相等,即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g,初始運動速度為零,在落地的一瞬間達到最大速度,速度公式為v=gt。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自由提出問題和發表自身的看法,小組成員都應該具有集體責任感,同時,在學生遇到問題后,教師也要主動介入其中,給予其正確的指導,發揮出自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2.利用目標的導向功能
在學習生活中,學生會遇到許多挫折,若無長期目標的指導,很多暫時性的困難也可能演變成無法逾越的障礙,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利用目標的導向功能,為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引,明確前行的路徑,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5]。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做好以下幾點教學工作:首先,制定出正確的教學目標。在每一節課程的開始之前,師生共同制定教學目標非常重要,新知識的實際應用、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作用等,引起學生學習的重視,產生學習興趣,積極投入課堂學習當中。其次,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不同于其他學科,物理學科知識能夠在實驗中實際體現出來,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的魅力,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基于教材內容,進一步學習相關高中物理知識。最后,明確長期教學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擁有一個長期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生來說極其重要,在長期目標的牽引之下,學生可以克服自身的一些負面情緒,如懶惰、浮躁、焦慮等,在學習中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長期目標的設定除了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之外,還有利于其人生的發展,教師必須引起重視。
3.充分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
對于高中物理教師來說,“教書”和“育人”都非常重要,在教導學生掌握相關物理知識的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發散其思維、培養其各方面能力[6]。一方面,教師可以創設出相關問題情境,對學生進行提問,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曲線運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在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情境?”有學生回答打羽毛球,也有學生回答空中拋物,針對合理的回答,教師需要進行鼓勵,針對不合理的回答,教師可以指出原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認識。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掌握了一些曲線運動的實際體現,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曲線知識與相關實際運動進行聯系,發散其思維。另外,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班級的墻壁上張貼一些鼓勵標語,如“待君捷報歸來,喜宴定時而開!”“班級的榮譽由你來爭取!”“母校永遠歡迎你在將來的蒞臨”等,激發學生的熱血,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
4.引導學生進行互相鼓勵
事實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時間很長,在高中學習階段,甚至比教師、家長更長不少,彼此之間每天進行互動[6]。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互相鼓勵,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讓學生以互助的形式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將有能力解答問題和物理學習能力相對來說較弱的學生分到一組,不會解答的學生可以向會解答學生進行請教讓同組的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其次,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會解答的學生可以向會解答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獲得后者的教導,當前者學會了之后,后者應當對前者進行鼓勵。最后,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推廣應用以上鼓勵模式,增強學生之間的聯系。一方面,學生在經過互相鼓勵之后,學習信心倍增,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任務得到減輕,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學計劃。
5.開展線上學習模式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進行充分利用,引導開展線上學習模式[6]。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很多學生沒有充分理解相關物理知識,再加上學習任務重,很可能會就此產生知識盲區,一旦遇到有關聯的問題,難以進行解決。針對學生存在的類似情況,線上教學能夠發揮出其優勢,教師組織學生運用移動客戶端(電腦、手機等)在線上進行學習,教師可推送相關學習資料,補足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缺陷,同時引導全班學生進行交流,進一步消化。在此過程中,針對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要不吝表揚和鼓勵,同時倡導全班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共同解決,交流意見。
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激勵機制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非常有必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進行重視,并積極應用激勵機制,對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促使學生迸發出學習物理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李貞財.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35(17):230-231.
[2]戴文松.新課改下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8,24(16):152-153.
[3]伍興付.新課改下“討論式”教學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高中生學習,2018,53(22):144.
[4]杜學瑞.新課改下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創新分析[J].考試周刊,2019,34(50):147-148.
[5]唐彥新.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三——熱點討論.2018,24(10):125-126.
[6]陳水容.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4):262-263.
[7]程勁松.關于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的一些探討[J].教育觀察(下旬),2019,26(33):240-241.
[8]李永國.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作探究模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40):157-158.
(作者單位:蘭西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