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元認知策略為指導,基于慕課《醫學人文英語》,閱讀湛廬文化醫學人文經典書系英文版,將線上教學和線下學習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構建“計劃—監控—評估”的混合式閱讀教學模式,以期為醫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的視角。結果顯示,該模式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人文素養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醫學人文英語;閱讀;混合式教學
【作者簡介】葉荷(1982-),女,漢族,福建福州人,福建醫科大學文理藝術學院,副教授,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翻譯。
【基金項目】2019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基于元認知策略的醫學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課題編號:FJJKCGZ19-207)。
醫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也是極具人文性的學科,因此加強醫學人文建設是培養醫學生的需要,也是適應醫學發展趨勢的需要。 在新文科、新醫科的大背景下,在英語課堂上構建醫學人文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是培養醫學生的必然途徑。本研究基于元認知策略,探索適合醫學生的醫學人文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閱讀模式的培養,構建“計劃—監控—評估”的混合式閱讀教學模式,以期推進元認知策略的應用發展,為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方向。
一、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meta-cognition) 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指的是認知主體對學習狀態、自身心理、學習能力、預期目標及學習策略等方面的認知,以及為了實現預期目標,基于此認知而采取的計劃、監控和調節。O'Malley&Chamot(1990)將元認知的概念運用于學習策略中,有效地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及學習效果進行監視及控制,并將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分為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評估策略等三類。計劃策略是指認知主體即學習者,基于自身的水平、能力和需求,制定計劃、預計結果、選擇學習內容、難度以及策略。監控策略是指認知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的心理和學習狀態進行監控,以便調整學習策略。評估策略是指學習主體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并基于評價和反思結果對下一輪學習進行調整和改進。
二、研究設計和步驟
為了更好地研究元認知策略對醫學人文英語閱讀的影響和作用,筆者對某醫學院校2017級臨床5+3一體化的兩個班級進行實驗,選取湛廬文化醫學人文經典書系英文版作為課外閱讀材料,具體包括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別》、Your Medical Mind《最好的抉擇》、Complications《醫生的修煉》、Better《醫生的精進》、Your Patient Will See You《未來醫療》等系列英文版電子書籍。這套書既包含豐富的醫學人文素材,探索了醫療新模式、新趨勢、新技術,也蘊含著對生死和醫生職業的思考。本研究基于慕課《醫學人文英語》進行教學改革,該慕課內容按照醫學史、疾病、醫學倫理、醫療技術的脈絡來安排,涉及阿爾茲海默癥、埃博拉、艾滋病、器官捐贈、臨終關懷等高熱話題。選擇與慕課章節相關的讀本內容進行閱讀,并結合線下閱讀指導和閱讀分享等方式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學實驗過程為期16周。
1. 教學對象及前測分班。實驗中隨機抽取2017級臨床5+3一體化的兩個班級,其中實驗班50人,對照班50人。以第三學期的期末測試結果作為前測結果,結果顯示,2個班實驗前的英語水平測試平均分相差0.2分,沒有顯著性差異。
2. 實驗過程。對照班采用線下授課的傳統教學模式,實驗班需要在課前觀看《醫學人文英語》慕課,閱讀醫學人文經典英文作品,并結合醫學人文英語閱讀大賽等第二課堂活動,對醫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和打磨。
(1)計劃策略。計劃監控包括對學習目標、學習策略、教學流程和教學材料的計劃?!夺t學人文英語》慕課按照醫學史和醫療環境—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醫學倫理—醫療技術的脈絡安排,涉及阿爾茲海默癥、埃博拉、艾滋病、器官捐贈、臨終關懷、整容手術、急救等高熱話題。根據計劃策略,教師為學生在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材料方面制訂計劃, 提供湛廬文化醫學人文經典書系供學生閱讀,每周布置慕課中的一個章節作為線上學習內容,然后由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和需求,選擇讀本中與線上學習內容相關的內容進行閱讀。如在學習慕課“Medical Morality”(醫療道德)這一章時,其中包括器官捐贈、臨終關懷等話題,教師可根據學生水平和興趣點為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甄選難度合適的話題供學生學習,契合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水平和興趣,對教師建議的學習計劃進行細化和選擇,并選擇Your Medical Mind一書中符合自身興趣和難度的相關章節進行閱讀,并結合線上線下資源進行辯證性思考。
(2)監控策略。監控主要包括學習效果監控和注意力監控。學習目標設定得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學習效果的實現,因此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均需要對線上線下的學習效果及注意力進行監控。教師不僅要通過慕課管理平臺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效果進行監控,還可以用線下讀書分享的方式讓學生展示學習心得,并且通過醫學人文閱讀大賽等第二課堂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監控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要監控自身的學習狀態,若覺得選擇的閱讀章節和自身水平不相符,則需要對讀本的選擇進行調整。如在學習“Healthcare System and Insurance”(醫療保障體系與醫療保險)這一章節時,教師計劃學生學習其中的“Building Blocks of Healthcare System ”(醫療體系的構成模塊)和 “The Four Basic Models of Healthcare System in the World”(世界醫療保險體系的四大鼻祖),并結合The Patient Will See You 中的第三章和第五章中涉及醫療保險的內容進行閱讀。教師在慕課平臺觀測到個別學生對視頻的觀看次數很多,但是在本節測試中的成績不理想。通過談話,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對此內容掌握較困難,對其中的醫學人文詞匯不熟悉,因此在線下授課時把重點放在詞匯的掌握、對醫療保險背景的介紹和案例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線上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對自身的學習效果和注意力時刻關注,觀看慕課的黃金注意力會維持五至八分鐘,當學習效果不佳時,需要有效分割學習任務,選擇自己的興趣點或薄弱點,對學習任務進行聚焦。
(3)評估策略。評估是在閱讀結束后對閱讀效果的反饋和評價,主要包括水平評估和興趣評估 。評估的內容包括閱讀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對閱讀重難點的把握、閱讀策略的運用效果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的階段性自測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布置學生在閱讀結束后畫思維導圖,梳理閱讀內容,并根據思維導圖復述閱讀內容;通過話題討論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通過寫反思日記來鞏固和思考所閱讀的內容。例如在觀看完慕課章節“Plastic Surgery ”(整容手術) 后,選擇Complication 一書中與整容手術相關的章節進行閱讀,并開展閱讀分享活動,之后就Plastic Surgery Vs. Cosmetic Surgery (整形手術和美容手術)的話題進行辯論。最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通過撰寫反思日記記錄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波動、收獲和不足;教師對學生進行訪談,記錄學生的學習感受,反思并調整教學策略。通過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教師和學生對自身水平和興趣有更充分的了解,并進一步調整下一輪的學習過程。
3. 實驗結果。授課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后測,后測試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30分鐘。測試內容為醫學人文閱讀理解。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為73.5分,而對照班的平均成績為66.3分。使用SPSS軟件對實驗班前后測數據進行檢驗,平均分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使用元認知策略學習后的實驗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前后測數據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使用SPSS軟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后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檢驗,t檢驗顯示,實驗組平均得分均高于對照組,體現出顯著性差異(見表2)。數據顯示,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成績,因此元認知策略在醫學人文英語閱讀教學中體現出顯著的效果。
三、結語
基于理論綜述和實證研究,元認知策略在醫學人文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計劃—監控—評估”的混合式閱讀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使醫學生能同時運用良好的語言技能和理性的人文思維去審視醫學與未來世界。
參考文獻: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10):906-911.
[2]O'MALLEY J M,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MCCALL J. Self-access, Setting up a Centre[M]. London: The British Council,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