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偉恒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可從激發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問題意識等方面入手。數學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數理邏輯思維品質的培養,讓學生從小就在數學學習中生發出良好的創新意識,進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基。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素養;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數學素養是指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素養,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素養尤為重要,特別是小學階段,務必要重視小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培養,讓孩子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就有著良好的數學能力,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培養,要想方設法去喚醒孩子的數學意識,讓孩子在生活中去發現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進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一些數學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數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數學素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是一種思維方法,也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呢,筆者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中發現,數學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最重要的就是數理方法,讓孩子從小就有這種意識,從生活中去發現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進而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從而讓他們有著良好的數學素養。當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那么他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會如魚得水、游刃有余。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去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于情景創設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孩子理性思維意識差,從腦科學的角度而言,他們的大腦發育還沒有成熟,因此對于一些枯燥的數學問題,如果方法不當,不但無法教會他們基本的數學方法,而且也會扼殺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一定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曾經聽過兩節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同課異構課,兩節課都在解決一個問題,即一加一等于二的問題。張老師用了近半個小時努力的講述著一加一等于二的方法,可是一節課結束后學生仍然很懵懂茫然,似懂非懂的樣子。李老師一開始就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來認識一加一等于二這一數學問題。他舉了好多生活中有趣的例子,比如一把扇子加上另一把扇子就是兩把扇子,從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與方法著手,重點教會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一節課結束后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高漲,課堂教學效果良好。可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研究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創設情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就要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現在的小學生由于從小接觸手機電視、電腦等,他們的信息接受面廣,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傳統的學習方法會讓他們覺得厭倦,會讓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過早的夭折。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學會變革自己的課堂,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想法設法去激活孩子的求知欲,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更好的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比如對于簡單的加減法完全沒有必要讓孩子去死記硬背加減法口訣表,不是直接把結果告訴孩子,而是帶著孩子在實踐中去認識這一數學問題。在學習最簡單的數學加減法時,可以把孩子們分成小組,讓他們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當老鷹抓走一只小雞后還剩幾只小雞呢,讓他們自己去觀察,于觀察思考中得出結論。不斷思考我們的數學課堂,不斷的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就會讓小學生在學習的最初階段生發出數學意識,他們的數學素養就會養成和提高。
三、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數學問題意識是指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的一種習慣與方法。比如讓小明拿著十元錢去買水果,他買回了一斤香蕉,二斤蘋果,那么蘋果和香蕉寫價格各是多少錢。諸如此類的數學問題經常會在生活中遇見,讓孩子在課堂學習中去思考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當學生一旦有了數學問題意識,就會對其數學素養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誘導促進作用,讓他在數學的世界里覺得特別快樂。筆者曾遇到過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他能夠自己口算一千之內的加減法,筆者很是驚奇,經過觀察,筆者發現他有著良好的數學問題意識,他對數字特別的敏感,他平時喜歡玩一些數字游戲,數學于他而言就是一種娛樂。可見當孩子從小就有數學問題意識,他的數學素養就會逐漸形成,他對數學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數學問題意識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讓孩子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就能夠去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非朝夕之功,而是要用心去思考和研究,于思考研究中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就會為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提供多元的方法路徑。
參考文獻:
[1]陳淑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003):225.
[2]沈漢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9(024):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