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健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具有一定難度,且面臨著許多挑戰。因此,教師要積極分析語文閱讀與寫作的內涵,探究不同的教學路徑,讓學生全面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 閱讀 ? 寫作 ? 路徑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知識。不僅如此,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綜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認識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聯合閱讀與寫作進行教學。
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閱讀材料質量不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許多閱讀教材,有些商家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出售一些不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刊,對小學生的閱讀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給閱讀和寫作教學帶來了不良影響。
2.教學模式落后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教學方法的創新落實到閱讀與寫作實踐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無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影響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3.學生沒有閱讀與寫作的習慣
小學生年齡較小,個性活潑,好奇心很強,在課堂上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對學習缺乏持久力,再加上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沒有正確指導學生學習,沒有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影響了閱讀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路徑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內容越優質,越能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教師再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就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融合科學技術的教學模式優勢更大,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豐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與寫作課堂,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2.引導學生養成閱讀與寫作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保障學生掌握語文的基礎知識,還要提煉和整合相關信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既能夠掌握理解知識的方法,又能夠掌握實踐知識的方法。
在實際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和寫作。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泛讀和精讀。在泛讀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文章構造出發,正確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在精讀中,教師要讓學生詳細分析文章具體描寫的人物性格、描寫的場景等,理解文章的細節。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摘抄和仿寫。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摘抄句子,積累優美的詞語和句子,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做好鋪墊。第三,教師要鼓勵學生改寫和仿寫原有句子,以便今后有詞可寫。第四,教師要針對閱讀與寫作,提出相關問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3.利用編寫,提高學生創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給課文內容留白,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展開想象。此外,在導入環節中,教師要運用一些有趣的圖片導入新知識,提高學生參與閱讀與寫作的投入度。教師還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創造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給予學生創造內容的空間。同時,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思想,融合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及綜合素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有效契合閱讀與寫作教學,就要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問題的本質出發,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教師要革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定的閱讀平臺,讓學生閱讀優質文章,并結合多種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創作靈感,實現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蘇歡.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的分析[J].知識文庫,2017(23).
[2]卓麗.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探析[J].新課程(上),2019(12).
[3]張吉飛.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探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8).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硯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