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康山
摘要:在素質教育基本普及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任務與目標之一,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還應從人文關懷的層面出發,在傳道授業之余努力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本文探究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 核心素養 ? 應用策略
一、重視數學知識基礎,關注學生數學素養
文化基礎是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與主要表現之一,脫離了文化基礎而只談論核心素養的培育,無疑是“空中樓閣”。
因此,在將核心素養融入數學教學時,教師首先必須重點講授數學知識,在確保學生打下堅實數學文化基礎的前提條件下,才能夠開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其次,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為學生創設積極的數學學習環境,帶領學生探究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進行反思與總結,促使學生在了解數學學習內容與數學思想的基礎上感知數學思維與數學邏輯,從抽象的數學學習中獲得個人的體悟與感知,從而在深化數學學科素養的前提下,為學生發展綜合素養創造條件;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遵循預習、學習、復習的數學學習模式,幫助學生深入數學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優化與提高。
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依據課程內容及前一課關于勾股定理的知識,設計簡單的預習作業,適當地檢查與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完成這兩個環節后,教師需要結合勾股定理與逆定理的知識設計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打牢數學文化基礎。
二、提供自主學習空間,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常言道:“實踐出真知。”對學生而言,沒有經過自主實踐操作的知識都是紙上談兵,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也毫無幫助。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空間,在基本講解完畢知識點后,由學生自主探究解答問題的方法,而教師則在一旁輔助,講解學生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并適當地幫助學生整理與反思,促使學生更系統全面地認知所學知識。
此外,教師還可以用學生答題示范代替或輔助教師講解,通過展示學生的解題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解題方法,并查缺補漏,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既在無形中調動了學生的教學參與積極性,又及時鍛煉了學生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大有益處。
三、推動生活化數學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擔當責任、實踐創新,學生需要自主參與到社會之中,通過實踐活動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對數學而言,提高學生的社會參與,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并為學生提供實踐創新的機會與發揮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推動生活化數學教學,幫助學生發現并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從而為學生的責任擔當與實踐調研做好鋪墊。
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先以一個現實問題作為例子導入課程內容,通過購物節期間,商家先提價商品再進行打折以牟利的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察商家或電商的商品價格波動,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余關注數學問題,并積極參與數學實踐,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
四、結語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初中教學的整體要求,也是出于促進學生發展與提高社會需要的目的而提出的。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科學地認識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在充分了解專業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制訂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案,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動態教學目標。
在關注學生個人發展與核心素養之余,初中數學教師也不能忽略培育與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依托數學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促使學生兼顧數學水平的提高與綜合素養的發展,真正實現通過數學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虞康平.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設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
[2]郭祥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J].小學數學教育,2016(23).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氾水鎮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