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 李強
摘 要:在經濟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首要研究課題。在經濟學的領域范圍內,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要素有以下三點:消費、投資、出口。我國人口基數大,消費對于經濟的增長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研究消費結構對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鑒于此,本文就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相關研究,首先提出了現階段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的變動及發展趨勢,對居民消費相關理論和經濟增長兩者之間的關聯作了簡要分析;其次重點論述了如何挖掘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優化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旨在不斷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并為之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消費結構;城鄉居民;經濟增長;關聯性分析;對策建議
本文索引:劉統,李強.<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3):-014.
中圖分類號:F1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7(a)--04
1 現階段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的變動及發展趨勢
在國家生產總值的組成內容中,消費是其中關鍵的因素,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我國近些年的經濟發展中,居民消費GDP所占的比重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所以不斷優化和調整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使其不斷推動我國的經濟增長,應該當成目前經濟發展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來抓。
對消費結構的研究和探討,是深入探索消費問題的關鍵點,根據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的相關內容來探討消費結構問題,不僅能夠全面掌握居民生活及消費水平,還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居民的消費需求,為推動經濟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全面掌握居民消費需求,對消費需求的變化進行研究,能夠更加合理科學地對經濟資源進行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市場供需的調整起著重要作用。
1.1 消費結構的相關內容概述
消費結構也可以稱之為消費構成,在經濟結構中占據核心地位,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居民的消費是以消費資料為根本對象,居民在實際生活中,去消費一些消費資料,以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經濟消費結構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會有相應地變化,從而形成獨特的消費方式、消費水平和消費特點等。
1.2 消費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消費結構對經濟增長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間接作用。直接作用表現在當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時,直接影響消費結構的發展趨勢,即消費結構和經濟結構有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方面,經濟增長方式決定消費對象的水平及特點;另一方面,消費需求是經濟增長方式的一種推動力量。消費結構所代表著居民消費的水平以及質量,其在無形中推動著居民生活水平的發展。消費結構通過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起到間接影響。產業結構是一個體系,它不僅包括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還包括各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以及消費結構之間的關系如下:需求結構變化→產業結構變化→消費結構變化→消費需求的層次上升→需求結構進一步變化。總之,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會直接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化,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完善以及優化、調整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2 居民消費相關理論和經濟增長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分析
居民消費相關理論與經濟增長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以下分別從居民消費理論、經濟增長相關概念、居民消費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三個方面展開相關的論述,由此分析得出居民消費能夠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1)居民消費理論相關內容。居民消費,顧名思義即為居民對于商品以及相關服務的消費性支出。從大的層面來講,城鎮居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消費共同組成了居民消費。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的增長與消費之間產生著必然的聯系;另外與經濟增長有著密切聯系的核心因素還有投資和出口,由于各個國家的國情各不相同,其影響經濟增長因素的所占比例也不盡相同。對于市場經濟開放的國家而言,其經濟的增長方式主要是出口;對于市場經濟開放的大國而言,其經濟的增長方式即為消費、投資和出口等方式;而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大,消費市場也相對龐大,所以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方式主要以消費為主。
(2)經濟增長相關概念。在經濟學領域,經濟增長一直是關注度較高的話題。從經濟增長的內涵層面,經濟增長即為某國家或地區產品和服務總量的持續增長,如果以貨幣形式進行表示,即為國內生產總值的持續增長;從經濟增長理論的概念層面而言,經濟增長理論即為研究和解釋經濟增長規律及影響因素的相關理論。
(3)居民消費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拉動消費,以促進經濟發展,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導向作用非常明顯。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中國經濟的發展取得的成績非常顯著,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雖然投資和出口在經濟發展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居民消費仍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居民消費對于經濟的穩定、健康、可持續增長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3 現階段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的特點及其結構
3.1 現階段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的特點
在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中,具體包括實物形式和價值形式兩種。前者從字面含義可以看出,消費的為物質產品以及相關數量,實物消費結構由于其角度和層次的不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展開相關論述;后者即為消費資料的計量,以及其在總消費額中所占的比重。在經濟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中,兩種消費結構形式之間的差距呈現出了縮小趨勢,深入研究價值形式,這對于組織商品生產流通,實現兩種表現形式之間的平衡關系起到了促進作用。
3.2 現階段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內容
現階段一般的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支出總結為衣、食、住、行等方面,具體為穿著、食品、住房、出行、教育等。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攀升,人們越來越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而對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支出比例在總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尤其表現在人們的出行以及飲食方面。另外,人們對于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幾項的消費支出也呈現出了逐年攀升的局面,且潛力非常大。任何一方面對我國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其中任何相關產業的發展,都能無形中推動經濟的發展,為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4 挖掘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幾點建議
生產的最終目的即為消費,而消費能夠拉動經濟的增長,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現階段,發揮市場的內在價值、刺激居民消費、不斷挖掘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穩步和健康發展。針對此,以下從六個方面展開了詳細論述。
(1)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促進消費水平提升。有收入才有支出,收入是決定支出的核心要素,是促進居民消費的先決條件,即為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并用以支配。第一,建立并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相關制度,對于低收入人群,要提高其可以支配的收入,對于中高等收入人群,要不斷擴大其可支配收入。第二,建立并不斷完善工資性收入增長機制,以穩定居民的就業情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基礎上,要保障工資收入水平與之相符。第三,建立并不斷完善政策扶持和創業相關機制,通過政策的扶持以及平臺的創建,為創業者營造良好的環境,提高其創業的熱情,調動創業的積極主動性。第四,不斷加強對民生的投入,從根本上提升低收入人群的補助標準。第五,調控物價,使物價處于平穩的狀態,以此來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第六,不斷探索產業的轉型,形成產業鏈的升級,加強對農業產業鏈的打造,不斷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使其能消費、敢消費。
(2)健全并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消費信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挖掘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使其儲蓄性需求降低;反之,如果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居民更愿意將錢存進銀行,進行長期儲蓄。因此,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保障居民的生活,無論是從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居民的問題,為其減輕預期支出的壓力,使其消費需求能夠逐步提升。
(3)擴大消費刺激政策,引導消費方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即為消費,如何刺激消費,促進居民進行消費,應該不斷擴大消費刺激政策,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措施,引導城鄉居民建立正確的消費觀,進行適度消費和健康消費等,使消費能夠從根本上拉動經濟的增長,從而推動經濟的健康和綠色發展。
(4)完善城鄉市場體系,改善消費環境。完善城鄉市場體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著手:第一,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這里主要針對農村而言,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要不斷加大水、電、路、網的建設,使城鄉市場進行有效結合,加大政策的扶持并引導企業進行農村商業布點。第二,科學合理整頓城鄉市場,在促進競爭的同時,降低流通的成本,從而擴大居民消費范圍,使城鄉居民更愿意去消費。
(5)完善市場監管體系,保障消費安全。市場監督體系的完善和優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政府應加大監管的力度,對市場流通商品的合規性進行監督管理,嚴禁行業壟斷行為的出現,為居民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第二,不斷加強立法和執法的力度,一旦發現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的消費權益,為居民營造安全的消費環境,使其敢去消費。
(6)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分層促進消費。由于消費群體自身的差異化,要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采取不同促進消費的手段。對于低收入消費群體而言,可以采取政策扶持,以增加其可支配性收入,刺激其進行日常的消費;對于中高等消費群體而言,對其進行科學和正確的引導,促進其大額綠色消費等。
5 優化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對策
5.1 制定并不斷完善相關消費政策
城鄉居民進行消費,首先要有用于消費的可支配收入,因此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其有足夠的收入,才能進行消費。目前,由于農村自身的一些因素所致,農村居民收入會有一些提升,但是相比城鎮居民而言,其收入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提高整體居民消費結構,要從提高農村居民收入著手,相關部門應該為農村居民增加創收的渠道,為其提供就業機會以及相應的政策條款,將優惠政策傾斜向農村地區,為其提供更多的財政支出,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農村居民的幸福指數,縮小城鎮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最終實現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調整。
5.2 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逐步攀升,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程度也在逐漸增加。相比農村居民而言,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障更加充足,但是實際情況卻由于昂貴的醫藥費,家庭收入不高的仍舊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而農村居民醫療保障的完善程度相對不足,在疾病來臨時,農村居民所面臨負擔就會更加嚴重。針對這種情況,加快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城鄉居民能夠看得起病,才有多余的收入去進行消費,從而完善居民家庭消費結構,拉動經濟的增長。
5.3 促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轉型和升級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根本發展導向,將市場中新興的消費點不斷引入到生活中,以聚焦新興市場為先決條件,開拓全新的消費市場和消費點,以促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如旅游文化市場、大健康市場、健身市場等。
5.4 營造安全和良性的消費環境
營造安全、良性的消費環境,更需要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宣傳引導,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對市場中的商品進行嚴格的層層把關,確保消費者買到高質量的商品;第二,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條款,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第三,不斷引導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以完成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轉型。
5.5 調整消費結構,實現供求平衡
不斷調整消費市場的結構體系,以促進供需之間的平衡發展,以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為實際出發點,增加對消費需求量大的商品的供應,減少對消費需求量小的商品的供應,以實現供需之間的平衡。另外,要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情況進行供需之間的調整,不斷創新商品的類型,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確保消費市場的高質高效發展。
5.6 降低受教育成本,優化消費結構
現階段我國居民受教育成本始終居高不下,從幼兒時期入學到接受完高等教育,這個過程所花費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整個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大。相關數據顯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其消費層次和水平要遠遠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所以從這點出發,有效降低受教育成本,可以從整體上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同時對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轉型起著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文教娛樂項目作為消費的一個重要領域,城鄉居民對其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著一定差距,所以應該加大向農村提供相應的娛樂項目活動,以豐富農村居民的業務生活,同時能夠刺激其消費。
6 未來發展中促進經濟增長的合理化建議
6.1 充分利用市場的導向作用,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在科技發展的同時,經濟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的導向作用不容忽視,如何利用市場導向作用,對經濟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是現階段應該重視的課題。經濟體制的改革無非是摒棄傳統、封建、落后的生產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符合時代和經濟發展的經濟產業,從而完成經濟體制的轉型和升級,最終促進市場經濟的蓬勃和高效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需要高科技以及具有發展潛力產業的加持,同時對于消費的引導也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傳統消費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因此對消費進行引導,使其轉變為全新的消費模式。
6.2 提高城鄉居民的家庭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飛快,其成績有目共睹。現階段我國經濟體制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重要的一點即為人均占有量不夠理想,東西部的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大的差距,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遠遠落后,因此在城鄉居民收入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差距。在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要確保經濟的平衡和均衡發展,不斷拉低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使全國經濟的發展趨向均衡。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出臺政策,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家庭收入,引導和鼓勵居民進行消費,發揮市場價格的引導作用,刺激居民消費,使居民愿意去消費,從而為經濟的增長奠定基礎。
6.3 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拉動消費增長
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社會保障機制還很落后,所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要調整經濟結構之外,重視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和優化也是一個重要方向。不斷加大建設社會保障相關機制,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從根本上促進居民消費結構的轉變和升級,拉動消費增長,最終促進經濟協調和平穩發展。
7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因此對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結構的研究和探討,針對于現階段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問題,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建議和策略,政策扶持、優化消費環境、加強監管、改善消費結構、優化社會保障機制等,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居民家庭消費結構,促進經濟的增長,為經濟建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許永兵.擴大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礎[J].社會科學文摘,2021(04):13-15.
郝思甲,張慶紅.安徽省城鄉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波動相關性的差異分析[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1(04):233-234+132.
肖澤鋒.內外雙循環背景下制造業集聚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基于西部地區省域面板數據的實證[J].商業經濟研究,2021(08):31-34.
馮利英,馬旭,牛雨佳.雙循環背景下內蒙古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趨勢及優化路徑[J].北方經濟,2021(04):66-69.
高俊杰.城鄉差異對電子支付的影響——基于中國居民消費支付方式問卷調查數據[J].調研世界,2021(04):18-27.
楊一凡.數字普惠金融對城鄉居民消費差距影響傳導機制分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39(02):46-49.
高婧,唐宇宙.服務下沉視角下金融發展與城鄉居民消費差距關系探討——基于數字普惠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比較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1(07):176-179.
柳建平,饒華悅.人口老齡化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影響及變化的對比分析[J].貴州商學院學報,2021,34(01):69-78.
鄧小軍,梁子川.消費升級視角下流通成本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21(05):42-45.
[邊作為,龔賢.流通創新與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的關聯性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1(04):5-8.
謝芮,宋楊.消費驅動背景下零售數字化與城鄉居民消費擴容提質——基于區域差異視角[J].商業經濟研究,2021(04):55-58.
王弟海,李夏偉,張蕾.城鄉收入不平等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基于中國跨省面板數據的分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21,34(01):98-113.
蔣園園.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居民消費平等化與我國消費經濟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21(03):43-45.
左思靜,楊宜平.重慶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的分位數回歸估計[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8(01):120-128.
張杰,陳凌云.農村電商發展對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影響及差異性——基于區域差異性的比較[J].商業經濟研究,2021(02):46-49.
胡茜.網絡經濟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研究[J].現代商業,2021(02):15-17.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LIU Tong? LI Qiang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continuous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the top research topic. Within the scope of economics,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ports. Chinas population base is large, consump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has launched a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Secondly, it focuses on how to tap the consumption demand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ptimize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Keywords: consumption 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economic growth; correlati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